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13岁少女拴上铁链”追踪:寄养矫正 公益协会伸援手

2016-08-18 08:05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8月18日讯 被奶奶拴铁链的那个上午,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13岁的南安少女娜娜,已经改名“清满”,再见记者时,她褪去了腼腆,不时开怀大笑、做鬼脸,性子开朗了不少。

戴着记者的帽子,娜娜开怀大笑

  戴着记者的帽子,娜娜开怀大笑

  两年出走7次,66岁的奶奶戴阿婆心疼又无奈地用上了铁链(详见本报11日A9版报道,扫码可直接阅读)。事情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极大反响,人民网、工人日报、重庆晨报等媒体和微博纷纷转载,网友直呼这是“最温暖又最孤独的囚笼”,期待这事能有个好结果。

  经海都和南安洪濑派出所牵线,娜娜的事儿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的关注。南安市生命关怀爱心公益协会,将娜娜接到协会所在的罗东镇进行矫正。清满这个新名字,也是该协会负责人黄金波对娜娜的一番良苦用心:清静圆满,期盼好动的娜娜能够学会清静过日子,人生才会更圆满。

  爱逃的坏习惯让人忧

  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娜娜逃跑的“本领”,确实让人担忧。

  比如就这两天,前天中午,跟着爱心人士外出,娜娜偷偷溜掉了;昨天上午,趁着学习时间又偷偷溜走,被人发现后向罗东派出所报警求助……

  “她一直静不下来。”黄金波说,看到海都报报道的第二天,他和协会的李加兴、蔡剑丰等爱心人士一起去看望娜娜,当时娜娜的伯父伯母正巧也在。

  当时只是纯粹想过去了解情况,才知道娜娜12岁的妹妹患有糖尿病,养母又有精神疾病,一大家子靠养父微薄的收入过日子。娜娜逐渐长大,非常皮,没多少文化的奶奶根本管不住她,动粗反倒适得其反。

  “牛奶喝完将空瓶子又放回去,用小刀偷挖供桌苹果吃,偷喝蜂蜜后会倒水进去……”黄金波说,更可怕的是,听说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人,会拿吃的东西占娜娜的便宜,这让他决定帮助娜娜。

  一番沟通后,奶奶同意将娜娜送到南安市生命关怀爱心公益协会寄养矫正。

  从头开始做矫正教育

  “第一次睡空调房,好舒服。”寄养的新家是三层别墅,独立房间,有空调吹,还有一大群爱心人士关心照顾,到新家的当晚,娜娜开心得跳了起来。

  黄金波说,改名只是矫正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通过熟读《弟子规》、《三字经》启蒙她,然后送到学校念书。

  “我们拿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给她念,她竟然很多字不会。”爱心人士黄女士检测娜娜的基础知识,发现原本要准备上小学五年级的娜娜,连简单的声母表和韵母表都没学全,数学题也基本不会做,“一切得从头开始”。

  确实是从头开始。娜娜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懂拖地洗碗,还会尿床,因为多动症,学习时注意力无法集中。为了帮助娜娜矫正这种不良习惯,黄金波用了奖励法,比如娜娜在几分钟内背完《弟子规》,可以有些小奖励。这招很有用,现在娜娜已经能轻松背完“入则孝”的部分。

  开朗了也开始自理了

  昨天上午10点半,我们再次见到了娜娜,粉色T恤、牛仔七分裤,配上修剪得整齐的短发,好看又精神。

  “搬到新家后,没有四处游荡晒太阳,自然白得快。”黄女士说,经过这些天的矫正教育,娜娜改了很多,不过在不熟悉的地方看到陌生人,还是喜欢藏起来或者偷溜,但跟熟人就不一样,前两天她伯母过来看望,老远就追了出去,围着问长问短的,像个贴心的小棉袄。

  当黄金波让她背《弟子规》给大家听听,娜娜很快就一字不漏地背了一段。表现受到好评,娜娜竟然找我们的摄影记者借帽子,摆起了POSE,“叔叔,叔叔,给我拍个照片呗,看我都摆了半天啦”,大伙笑得合不拢嘴。吃过午饭后,娜娜还主动拿走自己的碗筷去清洗。

  “娜娜是我们接收的第三个孩子。”黄金波说,去年有个单亲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沉迷网络不跟人说话,他们矫正了两个月后,人开朗了许多,后来接回家了。更久之前,他们还领养了一个弃婴,目前已经5岁,在九日山的延福书院接受教育。(海都记者 杨江参 黄谨 通讯员 戴吉成 李玉琦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南安深化医改主线 提升服务水平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