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教师史双田: 独创象形文字艺术教学新模式
史双田 1974年出生,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全国实践基地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线教学名师,教育技术国家级、省级骨干辅导教师,南安第一中学初中部创新大赛总教练,2014-2015年泉州市科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3-2015年期间,荣获省市县级一等奖10多个,国家级三等奖1个。
上月底,在兰州举行的STEM教育国际论坛暨第二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管理者与骨干教师研修班上,南安一中史双田老师应邀为150个基地350多名代表开展主题为《兰州刻葫芦设计与制作》《法律辩论》的示范观摩课,并与美国、加拿大等地专家学者同台切磋交流。
结束了兰州开展的两堂主题示范观摩课,正值暑期来临之际,史双田老师继续他的综合实践研究与探索,利用网络指导学生做姓氏图腾设计,做肢体语言调查,以及诗词书画与国学吟诵整合学习。
透过文物学习古文字,创作象形文字画 (学生傅依媚作品 )
透过文物学习古文字,创作象形文字画(学生傅煌茹作品)
中国风象形文字画引入教学
史双田从小对字体、书法比较敏感,10多岁时,就在老家村里写对联了。2011年,史双田调入南安一中。在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学生写字不规范,有错别字,这让他开始思考能否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汉字学习有机结合。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汉字学习需要先学字理,他把这一发现带入课堂与学生分享,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也加深学生对汉字渊源的了解。“当时的授课方式仍然只局限于传授原理,学生课堂上做了笔记、学了知识,但在实际应用层面拓展的并不多,没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回忆过去,史双田对于最初的授课方式并不满意,认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经过反复思考和不断地摸索,在尝试了铅笔、彩笔、油画棒、毛笔等用具后,史双田发现还是用毛笔画象形文字效果最好,不但能将课程中讲授的汉字字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让学生展现个性。2013年,史双田便开始在南安一中的教学中大规模开展象形文字画活动。
“学生在学习,我自己也不停地在学习,别人做得好的我会借鉴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史双田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一个个圆形纸盘,纸盘上绘着蓝色的中国风象形文字画,原来,这一灵感来源于一位美术老师的中国风、青花瓷教学。
“在传统观念中,书写汉字的要求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分化厉害,这样一来,不擅长的学生不爱参与,而象形文字画不同,它鼓励创新,提倡自由创作,这就相当于所有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史双田老师说,象形文字画易上手,讲究写意、神似,不要求完全写实,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促进他们发挥个人特长,激励促使他们成长、进步。
创意科普海报制作《黑猩猩》 (学生杨云婷作品)
受到近10个大城市学校邀请讲学
学生在学习象形文字画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成长。就读南安一中初二的李玉娇同学,数学成绩好,但平时画画显得生硬、刻板。史双田老师引导李玉娇调动多感官体悟并尝试去描述、表达,后来她的画风变得更流畅、活泼,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学习象形文字画是一门有趣而又蕴含丰富知识的一门课程。”李玉娇说,在学习象形文字画过程中,会涉及历史、物理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等,在学的过程中,可以让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老师要及时给学生指点,如若没有,那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就很有限,只有点出好在哪,哪里需要加强,学生才有改进的方向。学生要不断地练习,老师也需要不断地给予反馈,在持续的互动中共同进步。”有了这些实践体会,史双田的象形文字画教学现在已初成体系,目前,受到全国近10个大城市学校的邀请,到当地推广讲学。
截至目前,史双田指导学生开展的象形文字画活动比赛获得不少突出成绩,《象形文字画》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泉州市一等奖、省级三等奖;《创意科普海报》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南安市一等奖、泉州市二等奖;《象形文字画与创意科普海报》荣获2015年南安市“优秀校本课程”称号。
史双田将中国风象形文字画引入教学后,又将岩画与象形文字相结合。“它们不单纯是字,远看是画,近看是字,使得象形文字画有了更丰富的元素。”史老师说。
正值暑期来临之际,史双田继续他的综合实践研究与探索,利用网络指导学生做姓氏图腾设计,做肢体语言调查,以及诗词书画与国学吟诵整合学习等。
据了解,为了挖掘汉字和图腾的关系,他还到河北、湖北、浙江、甘肃等地的博物馆,以及昆明民族文化村考察交流。
学生对刻葫芦充满兴趣。
多元综合学习模式受追捧
笃学、专注、执着。史双田老师身上的这些品质让共事10多年的老师洪丽尊钦佩不已。“史双田老师,工作以后还坚持每天读书5小时以上。”10年如一日地探索求学,静下心来深层钻研,一点一滴积累,不探究到本质不罢休。
史双田坚持溯本求源,整合心理学、脑科学、NLP等多学科知识融入教学实践,这让教心理学的洪丽尊老师也受到不少启发。在心理学中,洪丽尊引导孩子发现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激发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具主动性。
“史老师的教学理念启发我在美术课堂中渗透书法、国学、历史等知识,这使得课程更轻松、有趣,学生也更喜欢这样多元综合的学习模式。”同样与史双田共事10多年的美术老师黄燕燕告诉记者,在教研或课余时间,史双田会和她一起讨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象形文字画的兴趣,从美术的角度,整合各种美术语言,如青花瓷的纹样设计、国画的意境及构图技巧、平面构成、标志设计和创意字体等与象形文字的结合。(记者 肖敏 杨玉蕊 实习生 陈雅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