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出台工作方案全市治理“餐桌污染”
昨日,记者从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16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近日正式印发。
此次治理目标为:本地产蔬菜、水果、茶叶、畜禽等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主要水产品养殖环节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达97.5%以上,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案件查处率达100%。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瓶(桶)装水质量安全评价性抽检不合格样品检出率稳定在5%以下。全市加工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成品粮、食用油、调味品、肉制品、蛋制品、酒类、乳制品、腐竹等质量安全评价性抽检不合格样品检出率稳定在3%以下,原粮卫生抽检合格率90%以上。新建2个省级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管理示范点。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单位的餐饮服务经营行为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
《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抓好种植养殖环节、水产养殖环节、饮用水环节、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环节等“六个环节”的食品治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围绕农村食品安全、水产品违法添加禁用药物、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展开专项整治,开展食用植物油专项监督检查、食品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加强学校食堂专项监督管理、防控农村集体聚餐专项风险等。
同时,我市将开展食品安全示范系列创建活动,选取2个食品安全社会综合治理较为成熟、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较好的乡镇(街道),开展泉州市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推进“明厨亮灶”工作,确保全市新创建20个明厨亮灶示范单位、2条明厨亮灶示范街、5个明厨亮灶示范校;健全宣传、引导、规范、治理相结合的小作坊监管机制,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创建1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良好格局;新建2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示范点,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加强对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的检验检测。(记者 黄伟励 通讯员 黄冰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