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新加坡侨亲回南安考察访问 乡情延续三代不忘
2日,新加坡南安会馆商务考察访问团一行18人在会长陈奕福的带领下,回到了祖籍地南安,开展为期3天的商务考察,寻找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新路子。
18名新加坡侨亲返乡
据了解,此次访问团中,年纪最大的已经近70岁,最小的只有6岁,他们希望能加强年轻一代对“根”的印象。
2日-3日,访问团分别参观了水头石材市场、郑成功纪念馆、游览了五里桥、凤山寺、鹏峰第二中学等富有侨乡人文特色的景点,领略和感受南安的文化内涵,了解其变化与发展。
祖籍柳城榕桥的李江华6年前就曾回到家乡寻亲,这已经是他第六次回南安,听说新加坡南安会馆要回乡考察,他就报名参加活动。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外奋斗事业有成更不能忘本,要积极回馈家乡。”参观完鹏峰第二中学和泉州师范学院诗山校区,听说了爱国乡贤陈水俊先生热心家乡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的事迹,李江华有感而发。
2日下午,访问团又走访了会馆挂钩“精准扶贫”帮扶村——诗山镇前山村,了解到村里有29户需帮扶贫困家庭,访问团筹集3万元作为帮扶启动资金。
这次随团来访的,大多是新加坡南安籍企业家。陈奕福表示,举办这样的回乡活动,既搭建了新加坡南安会馆与家乡的交流合作平台,也让新加坡南安乡亲有机会回乡看看,“多鼓励华人华侨后代常回家乡,让他们知道先辈当年怎样从家乡走向海外艰苦创业的。”
携妻儿回故土谒祖
“南安好玩吗?”“好玩。”
“这次来南安做什么呀?”“跟爸爸妈妈来找亲人。”
面对记者的提问,小男孩有点害羞,但还是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认真作答。他叫梁权霆,今年6岁。
陪他一起回乡的还有他的父母。他的爸爸是新加坡南安会馆名誉会长梁佳吉,祖籍诗山,这次他们回乡,最大收获莫过于寻到亲人,认祖归宗。
“诗山移民到新加坡的人特别多,我爷爷5岁就到新加坡,到我是第三代,将近100年了。”梁佳吉说,虽然期间与家乡的亲人中断了联系,但他们都没忘记家乡。
2年前,梁佳吉加入新加坡南安会馆。会馆把帮助新一代华人回乡寻亲谒祖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梁佳吉由此萌生了寻找家乡亲人的想法。通过会馆成员梁杜玖的帮忙,他联系上了诗山人梁孙平。经确认,梁孙平正是梁佳吉在南安的堂叔。
“上个星期,新加坡南安会馆把梁佳吉寻亲的信息发给我们,希望帮忙核实。”南安市侨联主席叶谋锋告诉记者,市侨联立即联系镇村侨联,与梁孙平确认了梁佳吉爷爷和奶奶的情况,以及现居新加坡的梁佳吉堂亲们的名字身份。
昨日上午,梁佳吉协同妻儿回到诗山,得到了凤坡村梁姓宗亲的热烈欢迎。在梁氏祖屋,梁佳吉虔诚地焚香跪拜先祖,查看了族谱。
“这次特意把孩子也带来了,也许他还不懂‘寻根’的意义,但回乡他也觉得很开心,对家乡有了印象。”梁佳吉说。(记者 何雪莲 实习生 史慧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