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东田要建闽南生态旅游名镇(图)
玫瑰小镇内的漂流项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东田地处南安西南,距市区仅12公里,东靠溪美,西邻英都,东南连官桥,北接仑苍,西南与厦门同安接壤,南同公路、县道319线贯通全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该镇素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享有“福建省生态乡镇”“福建水利风景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乡镇”等称号。境内山清水秀,还拥有乌墩岭什班宫、黄巢试剑石、昭毅将军祠、南坑宋代古窑等诸多景点,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011年以来,该镇农业发展特色凸显,新兴旅游业发展势头喜人,全镇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量,各项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每年增幅均居全市各乡镇前列。2015年,东田工商税收完成3177.3万元,是2011年的2.7倍;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亿元,是2011年的2.95倍。
围绕自身优势,东田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在今年年初提出“全力推进东田闽南生态旅游名镇和现代工贸新兴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全镇长期工作重点。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一座闽南生态旅游名镇将“破壳而出”。
每逢长假,是东田最热闹的时候。2015年,全镇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今年五一小长假,东田更是迎来客流高峰,各景区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以上。
这一切,是东田近几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缩影。
起飞
两条漂流线
引客来东田
正值盛夏,高温让人添了几分烦躁,而在东田黄巢山大峡谷,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四面环山,犹如天然氧吧,让人神清气爽。
当地有句俗话叫“没有进过黄巢山大峡谷,就不算到过东田”,这里被誉为“闽南最美丽的峡谷”和“闽南张家界”。谁也没想到,10年前,这里只是一片荒山,人迹罕至,景色虽美,但道路不通,穿越峡谷是件极其冒险的事。
直到2005年,一个前来探险的年轻人将峡谷无人知的局面打破。
“那里太美了,有山有水、有悬崖峭壁,跟我梦过的地方一模一样。”年轻人叫吴建军,江西人,刚退伍的他到东田散心,没想到竟偶遇美景。
吴建军回忆道,黄巢山虽交通不便,但风景独好。他决定留在黄巢山,寻找发展旅游的机会。
东田地处大泉州半小时城市群和厦门经济繁荣带中,距泉州、厦门仅30分钟车程,在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一场旅游变革在黄巢山悄然展开……
“我当时只能筹到一两百万元,承包土地后,只剩下1200元。”吴建军说,要开发黄巢山,必须先通路,于是,他和一个创业伙伴,手持锄头,把凤巢村通往峡谷的路一点一点地敲了出来。
路通后,景区迎来了第一批游客。“那是厦门的旅行团。”吴建军说,当时,个别游客还穿着高跟鞋,为保证安全,他将自己的鞋让给客人穿,自己则赤脚带队走完峡谷。
“当时峡谷硬件设施没有跟上,这让导游十分生气。”吴建军说,但看到自己脱鞋的那一幕,导游被感动了。“要不是被你们的诚意感动,我一分钱都不会付给你们,看好你们,下次我们还带别的团队来。”导游说。
不久后,真人CS野战、时尚岩壁速降、兰溪激情漂流、团队拓展训练等项目逐一成型,2008年迎来了火爆期。“到现在,我一共赚了2000多万元。”吴建军说。
黄巢山风景区的成功,给打算转型旅游的东田镇党委、政府吃了颗“定心丸”。随后,东田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引入“人气项目”,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他们把下一步发展目标锁定在兰溪最为“九曲十八弯”的桃园村段上。2013年,“玫瑰小镇”作为东田镇当年重点项目之一,在桃园村落地。
5月20日,记者来到桃园村玫瑰小镇景区看到,通往景点“玫瑰园”的路上,不少情侣正手挽手游玩,自拍留念。
小镇以玫瑰为主题,设漂流、浪漫情人谷、诗意玫瑰园、欢乐小镇亲子园四大项目,目前均已完成。现在主要的客源来自厦漳泉,加上坐拥东田两条漂流线中的一条,卖点十足,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过上万人,预计今年收入可达1000万元左右,比去年翻一番。
发展
利用农业优势
建农家乐山庄
黄巢山和玫瑰小镇的成功,让东田镇尝到了生态游的甜头。传统农业大户也开始转变思路,尝试建设“农家乐”山庄。
去年,省农业厅公布了2014年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名单,泉州仅2个乡镇获此殊荣,东田镇是其中之一。目前,该镇共有40多个农业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随着现代化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已在全镇普及。
东田镇充分利用优势,积极发展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基地。主打“农家乐”概念的雾湖山庄、介凤山庄就是重点扶持项目。
近日,记者前往雾湖休闲山庄,只见山庄小民宿、花果树木错落有致,远处还有一汪池塘,偶有山鸟飞过,安静又闲适。
雾湖休闲山庄现场负责人陈助益说,山庄2014年挂牌成立,目前规划至2020年基本完成,总面积3000多亩。园区以现代生态农业为经营方向,将原有林场改造成集林果生产、果蔬观光园、鱼塘垂钓休闲区、山野风光为一体的休闲场所。
“一期重点建设雾湖山庄、循环农业生产区、健身娱乐体验区等,二期主要建设养生康复院、森林迷宫等。”雾湖山庄董事长陈世杰说,一期项目已建设完成,二期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预计年可接待游客5万至8万人。
“目前,很多游客都来垂钓、烧烤、野炊,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吃上农家菜,体验‘农家乐’。”陈助益说,山庄还配套建设休息区、会议场所,每天接待近百名游客。
介凤山庄负责人陈命在四处游历后,也看到了发展“农家乐”的商机所在。
近日,记者来到介凤村介凤山庄。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土路狭小难行,村民为农产品滞销愁眉不展。
“2014年8月,我们才开始建设介凤山庄,今年元旦试营业,打算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命告诉记者,尽管目前还处于试营业阶段,但春节和五一期间,每天都有2000多的客流量。
介凤山庄主打“农家乐”,目前共有30多名员工,全部是从东田本地聘请。“有名员工60多岁了,之前的地就在现在的山庄,现在他的工作还是耕耘他原来的那块地,收入比之前增加许多。”陈命说,不少游客回程之际,想带一些东田土特产,他对本地熟,能为游客推荐最地道的土特产,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升级
深挖文化内涵
建设旅游名镇
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东田景区佳绩连连:雾湖山庄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黄巢山风景区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黄巢山的龙潭漂流、玫瑰小镇的陈营漂流,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2015年全镇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东田的人文历史底蕴同样深厚。凤巢山的“黄巢试剑石”、宋状元宰相吴潜墓、明抗倭民族英雄欧阳深“昭毅将军祠”、“施琅将军洞”、“凤山学堂”等都在这里。东田境内还拥有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坑古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兰溪寮仔古瓷址为代表的宋、元、明清古瓷址33处。
值得一提的是,东田还有凤巢鳗鱼丰收、赶圩、400年不间断的肩挑灯排走山等风俗,依然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东田很有发展旅游的潜力,但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链还未形成。”陈命表示,如何将各个旅游项目整合起来组团发展,是山庄下一步的计划,各个项目附近的民房也有发展民宿的可能。
“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可以达到互惠共赢。”吴建军表示,现在,他开始向游客推介东田的整体特色,也会把客人引荐到其他景区游玩,尝试与其他景区共同发展。
东田镇党委、政府也在努力将旅游资源整合起来。2013年底,东田镇官方微信平台“田蜜事业”上线,除了宣传政治、经济、社会、人文、民生等外,还开通了旅游栏目,不仅对东田各个旅游项目、本地特产进行推介,还精心推选旅游线路供游客了解。
“很多游客都是通过‘田蜜事业’才到东田游玩的,在东田旅游开发中,‘田蜜事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东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未来的发展,东田镇党委书记洪世杰提出了“闽南生态旅游名镇和现代工贸新兴城镇建设”的新思路。洪世杰希望,当东田旅游产业链一旦形成,“人们一说到哪个地方好玩,想到的就会是东田”。
东田镇镇长吴火连说,今后,东田将继续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打响生态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桃园度假山庄(玫瑰小镇)、黄巢旅游度假山庄和介凤山庄等3个旅游项目建设,鼓励农耕休闲、水乡渔村、森林人家和清新客栈等生态发展项目,着力打造闽南生态旅游名镇。(记者 林梅治 张亦弛 李想 通讯员 吴双龙 吴冬芸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