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古民居 南安向阳打造民宿旅游
向阳乡坑头村首个民宿改造示范户,在保留原有建筑格局下,对古厝破损地方进行修复,改造成民宿,让游客感受乡土人情的同时尽享悠闲生活。
13日,福建省民宿协会秘书长吴水金走访了民宿改造现场,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本报记者黄俊涛朱晨辉通讯员颜国泰吕全福文/图
首个民宿改造示范户预计 6月正式投入运营
13日,记者来到了向阳乡坑头村首个民宿改造示范户现场——49岁村民吴春水家,乡村建筑师王茂光正安排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据王茂光介绍,此次民宿改造,以向阳坑头村最普通的老红砖房作为示范户,希望以最少的预算完成改造。“改造最难的是营造乡情,保留乡村记忆,令外地人和当地人都有切实的体验感。”
为了保留建筑原有的闽南民居味道,他们跑去晋江磁灶看了很多窑厂,选择与原建筑相同或协调的红砖,用于修补和还原建筑。
“现在的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之所以不愿保留老房子,建新房屋,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古厝舒适度差,阴暗、潮湿、洗漱不便、空间布局不合理等,使得旧房子失去了它存在的生命力。”王茂光说,这些问题也是此次改造需要解决的,他准备在地上先铺一层塑料膜,再铺上水泥进行防潮;为了防漏,他设计一个雨水槽,防止水渗透墙壁等。
王茂光告诉记者,吴春水家古厝总共400多平方米,一共17间。目前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5月中旬改造完毕,6月正式运营。
10多栋古民居保存完好今年计划改造5栋民宿
坑头村村支书林红珠说,目前村里有300多户人家,有近30户贫困户。盘活闲置古民居也是为了让村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去年,林红珠调查发现,坑头村佛手果示范基地、树葡萄基地、慢山庄基地、五花一园等景区,一整年大概有几千名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我至少遇到过4批福建各地游客,甚至外省的,他们都想留下来,体验农村生活。”林红珠说,她后来一想,为何不趁此盘活村里闲置的古民居。
她走访发现,村里有10多栋古民居保存完好,能用于民宿改造。她还联系了东南乡建对古民居进行免费装修,由东南乡建提供一笔租金。“这样留守老人便能增加一笔收入。”
“去年底,村支书告诉我,村里要打造乡村民宿旅游,想选取我家古厝作为旧厝改造示范。”吴春水说,他当时很犹豫,因为怕改造完后,家里亲戚回来没地方住。“经过沟通后,他们同意我的要求,亲戚回来时不用对外营业,能直接入住。我和东南乡建签订了15年租约,每年能收取6000元租金。”
其实,此次民宿改造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村民对于改造持不同的看法。
“这些房子都是祖辈留下的,我不能改变它。”“旧房子就应该自然老化、倒塌。”“房子里存的很多杂物,不放在旧房屋里,放哪儿”……去年好多已签协议、交了定金的,结果几个月后,陆续有村民变卦,导致无法施工,协议只能作废,时间一拖再拖。
林红珠告诉记者,他们今年计划改造5栋民宿,通过成功案例说服更多村民加入,主动提出改造民宿,打造属于坑头村独有的品牌。
向阳区位优势明显民宿旅游正悄然兴起
“如今,人们的观念早已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将旅游的脚步迈向了乡村,寻找依山傍水的乡村小住,感受乡土人情的同时尽享悠闲生活。”来自福州的资深游客黄先生说,这些年景点游、国内游、海外游,他一个没落下,然而奔波的行程、千篇一律的城市景点让他逐渐感到厌倦,反倒是乡村民宿游逐渐吸引了他,“现在出门更希望体验特色,感受淳朴生活,特别是享受慢生活。”
向阳乡党委书记蔡映辉说,向阳空气新鲜、交通便利。沈海高速复线通车后,向阳区位优势明显,融入了海西三大城市(福、厦、泉)2个小时生态旅游圈,这些也为打造向阳生态旅游、乡村游奠定了基础。
据悉,海西慢城向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五台朝圣游,拥有五台碑刻、霓羽仙坛、朱相公墓塔、古官石道、昭惠庙(通远王庙)、观日台等;有休闲体验游,这里有坂美水库及其延伸带组团、五花一园、向阳大峡谷、福能风电场、日泰茶园、海山湖生态休闲旅游区等。“未来将通过坑头村这个平台,将民宿旅游推广开来,促进旅游业发展,盘活闲置古厝,增加村民收入。”蔡映辉说。
“乡村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增加村民收入,还能改善农村生活面貌。融入当地居民生活、享受慢生活为特点的民宿旅游正悄然兴起。”福建省民宿协会秘书长吴水金说。他在走访向阳乡特色民宿改造现场的时候,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