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计划投资500万打造李贽文化名片

2016-04-15 17:00 来源:南安商报 0

­  在大帽山南麓白云山深处,明代思想家李贽12岁时在此写下了处女作《老农老圃论》,李贽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南安人。昨日,记者从柳城街道获悉,南安计划投资500万元,打造李贽文化名片。

­  昨日,记者来到柳城白云寺李贽文化旅游景区,看到天王殿的地基已铺设完毕。

­  “天王殿预计年底完工,放生池也会建成,今年投资约200万元,建成完毕的白云寺将更加宏伟壮观。”白云寺李贽文化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吴友清说,天王殿是按照闽南传统寺庙古建筑建造,总建筑面积为325.28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9.92米,占地面积为337.45平方米。

­  “山上空气好,生态景观适宜修身养性,很多香客会选择徒步方式到白云寺。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以及九月十九,香火最旺时香客人数可达8000多人,一年下来游客人数可达20万。”

­  吴友清说,利用宗教文化带动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完善白云寺天王殿的建设,旨在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倡导健康的文化理念,开拓文化发展新思路,利用李贽文化推动宗教旅游。“目前,大雄宝殿已建好,天王殿正在施工中,未来将完成山门殿、藏经阁、钟楼、鼓楼以及李贽文化展示厅建设。”

­  “我正在和北京研究李贽文化的教授张建业联系,就李贽思想的丰富内涵、社会影响及时代意义深入讨论,计划筹备建造李贽文化展示厅,带动更多人从事李贽文化研究。”吴友清告诉记者,李贽所主张的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平等包容的理念,已成为社会共识。李贽曾在寺中读书,文化底蕴深厚,筹备建设李贽文化展示厅就是为了增强名人景点旅游的文化内涵。

­  记者了解到,除白云寺李贽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外,目前李贽碑林正在规划中,南安将多措并举打造李贽文化名片。按照计划,一方面,今年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李贽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将壮大榕桥经济促进会,筹集资金为李贽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保障。

­  柳城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小云表示,近年来南安在李贽文化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成立南安市李贽文化研究会、白云寺李贽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小组,建设李贽公园、李贽文庙等,“街道还将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展示李贽思想和生活历程,发展李贽故乡特色旅游,推广李贽文化”。

­  李贽明代著名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祖籍南安榕桥。他的祖辈曾在那里艰辛劳作,繁衍生息,哺育了李贽、李应先、李佺台、李元禄等乡贤名宦,为开发南安榕桥作出了贡献。李贽小时候曾在白云寺读书,12岁时在白云寺写下了《老农老圃论》,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据《学前李氏分支家谱》介绍,林李二姓在榕桥是同宗。一始祖林闾“承藉前人蓄积之资,常表家客航泛海外诸国”,可见其是泉郡当时的大商人。族人累代与阿拉伯人通婚,李贽的身上就有阿拉伯人的血脉。因而他也较早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许多激进的先进思想,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影响中华五千年文化的82位名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过影响。(记者 赖香珠 通讯员 肖上永 刘小云)

­  链接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南安罗东开展义诊咨询活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