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5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53%
教育是民生之首。“十二五”期间,市财政局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水平,从2011年的13.23亿元增加到2015年20.28亿元,5年间增长53%。
在官桥星辉小学,每个班级都有一面特殊的屏幕,这是去年建成的“班班通”设备。
“老师使用‘班班通’设备,既能展示丰富的图片、有趣的动漫,又能播视频。课堂更活泼,知识更容易懂,我们都很喜欢。”星辉小学四年级学生蔡友进说。
“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口传声教的传统模式。”星辉小学老师陈桂花表示,通过“班班通”设备,抽象的知识可以具体生动化,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星辉小学的“班班通”,仅是南安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的一小部分。据了解,自去年起,南安筹措财政资金8398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涵盖全市385所公办学校、4689个教学班级,2016年春季学期全部投入使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5年来,南安通过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及校舍扩容等项目建设,累计新、改、扩建校舍280幢66万平方米,涉及176所学校,完成投资9.18亿元,其中安排财政资金6.45亿元,占投资额70%,新、改、扩建校舍面积占全市中小学校舍面积的四分之一,全面消除了学校所有D级危房。同时,统筹专项资金1.17亿元用于食堂设施、厕所、安全监控、围墙等一批附属设施建设及校舍维修,改造了164所学校的食堂设施,支持150所学校建设卫生厕所,完善全市所有学校的校园安全监控设施和安装紧急报警装置。
“经过5年的大力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充实提高,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校园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生活安全得到切切实实的保障。”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5年来,南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力。2011-2015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总额达59.31亿元,年均增长6.50%,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长幅度。其中,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从2011年的829元、615元提高到2015年的1112元和907元,均高于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13万-15万在校学生的学杂费;在实施国家助学政策方面,5年来累计安排财政支出1.81亿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资金、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免作业本费和家庭经济困难接受学前教育幼儿及高中、职业学校学生资助等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民生救助扶持政策,涵盖不同年龄段的受助学生,切实减轻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负担。
“5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教育的服务职责得到有效落实。”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学均已通过标准化评估验收,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2016年1月,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督查认定。(记者 卓晓熹 通讯员 陈明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