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教育实施质量管理获显著成效
铲球、顶球、扫球……近日,在宝莲中学,身穿红色运动服的女健将,正在足球场上奋力地奔跑着,她们的气势一点也不输给男孩子。
近年来,南安市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学校主抓,足协运作,全民参与”的校园足球特色发展模式,这是南安教育实施质量与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成效之一。
南安还将市区几所中小学实行分片区管理,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各中小学根据所在地域的文化底蕴,选准项目,精心打造“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
列入首批省校园足球试点县103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
校园足球的南安模式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标杆,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经过10多年的经营,南安校园足球初具规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已有103所,其中有31所校园足球活动定点学校常年开展校园足球训练,宝莲中学就是其中一所学校。
“足球改变了我,也带给我很多快乐。”宝莲中学女子足球队成立之初,陈巧兰怀着好奇心参加了。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踢就是3年。今年高三,她依然坚持每天抽出一个半小时练球。“很享受在球场驰骋的感觉,未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足球特长生,顺利进入大学,延续自己的足球梦。”陈巧兰笑着说。
校长郑荣祥说,宝莲中学女子足球队组建于2012年,目前学校共有4支学生足球队,其中女子足球队有60多名成员。
学校成立了校足办,有3名专业的足球教练,每周训练4次,周末还会安排与其他的足球队进行切磋交流。
据了解,南安市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学校主抓,足协运作,全民参与”的校园足球特色发展模式,被确定为省校园足球试点县,更是省内唯一一个省级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县级城市,29所中小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4所中小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15年3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培训班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共有全国120个县(市、区)参加,南安市代表福建省在会上作题为“多方聚力多策并举探索校园足球新模式——打造南安教育新名片”的经验介绍。2015年10月27日新华社刊发消息,专门报道南安市校园足球发展情况。
除了叫得响的校园足球,翔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侨光中学的科技创新大赛、毓元中学的掌中木偶、石井中心小学的乒乓球、菊江小学的书法美术课程和手工制作等均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校园特色项目。
实行分片区管理模式23所小学资源共享统一教学
2012年,南安将市区3个街道办事处10所初中校(部)整合为3个小片区,23所小学分为6个小片区,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全面整合小片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资源,促进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研工作等方面互动共享,提高小片区内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整体质量,推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均衡提升。
实验中学小片区就是整合后的其中一个。
实验中学小片区包括以实验中学为龙头校的实验中学、毓元中学、西溪中学。“小片区”管理实施以来,实验中学、毓元中学、西溪中学三校教师互派交流20多人,毓元中学初三化学老师李丽明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在实验中学交流一年后,李丽明真切感受到互派交流的好处,“原先都是关起门来,自己备课、授课,互派交流就不一样了,‘小片区’里的老师集中一起备课、研讨,从中学到很多经验。期末考试,还实行统一出卷、改卷”。
除此之外,将农村薄弱学校委托市区优质学校管理也是南安实施教育均衡的做法之一。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和丰田小学为结对托管试点学校,两校共同研究制定了学校管理细则,进一步完善了考勤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委托管理工作延伸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课、研讨、值日、大课间活动、少先队活动等方面。
“学校的管理规范了,教学有序了,活动也丰富多彩了。”丰田小学校长王宝忠说。
打造“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全市教育软实力日益凸显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南安各中小学根据各自所在地域的文化底蕴,选准项目,精心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一亮点”的校园文化。
“走进柳城,柳城是你的家园;走出柳城,柳城是你的形象。”“进门不忘父母嘱咐,出门牢记老师教诲”……在柳城中学校道两旁,抬头就能看到学生自己写的“金玉良言”。
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前,没有领导的照片和豪言壮语,而是悬挂着学生水墨画、书法作品、服装设计、剪纸;在宣传栏上,学生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我心中最美的老师”……
“学校对现有校园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让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自觉养成精诚团结,努力向上的精神。”柳城中学校长傅俊清道出了创建独特校园文化的初衷。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也探索出一条校园文化特色的新路子。近日,循着美妙的笛声,记者在一间音乐教室里看到,一群学生双手拿着竖笛,嘴巴缓缓地吹气,一曲动听的《小夜曲》响彻整个教室。
“竖笛是低年级学生必学的乐器,在校学生人人都会吹奏。”南安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林小波介绍,他们全面普及乐器演奏,以竖笛和口琴为基础,分低、中、高年段开展器乐教学,每周都开设器乐课,通过专门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会吹奏一种乐器。
据了解,近几年来,南安着力建设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大力净化、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一批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记者 杨玉蕊 通讯员 蔡建家 戴一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