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案出台 力争明年实现空间“一张图”管理

2015-12-24 15:22 来源:南安商报 0

  昨日,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南安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出台。据了解,南安为全省12个“多规合一”试点城市之一,《方案》提出,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力争实现空间“一张图”管理。

  “《方案》充分考虑分析了当前我市的基础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拟实现的预期目标,提出了‘立足四大基础实际,实施两级管控重点,争取三项工作成效’的工作方向和原则。”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四大基础实际

  据悉,四大基础实际分别是发展需求、信息基础、土地利用、行政改革。

  “发展需求方面,南安区域发展不均衡、空间差异大、空间管理侧重点不同,中心市区和南部水头、官桥、石井三镇经济明显高于北部镇区。南中北三大板块不同的发展需求,对‘多规合一’工作成果的深度产生了不同诉求,所以需区别对待,分级管理。”该负责人表示。

  信息基础方面,南安中心市区和南部水头城乡规划体系较为完善,基本达到控规全覆盖,其他区域仅以乡镇总规和镇区控规为主,市域现状测绘等地理信息资料也较为欠缺。“为此,必须因地制宜,在同步夯实基础的同时,推进‘多规合一’工作和明确管控侧重点。”该负责人说。

  “土地利用方面,我市同样面临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承载极限、城镇增长边界无序扩张、土地整理利用不连片导致批而未供,未用存量大,基础设施投入效益低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要推动土地利用提效,保住生态底线,均衡协调发展,“多规合一”工作必须结合土地整理和土地问题整改一并推进。

  行政改革方面,存在各部门编制的规划缺乏统一与协同,存在较大差异矛盾,导致项目落地、空间管制、行政管理效率受影响,而且职能部门逐一核对“串联”审查审批,出现最终以“一票否决”而造成的前期投入浪费等情况。

  “通过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生态规划等多规协调,划定空间控制线,统一空间管理口径,促进项目的联审联批,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该负责人表示,“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势在必行。

实施两级管控重点

  《方案》围绕总体目标和思路,明确近期市域及试点区两个层次的管控要求及原则。

  在市域范围,将构建“一张图”管理体系。在市域构建以市、镇的总规及专项规划、国土、环保、林业、水利等主要空间控制线为主的“一张图”,通过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为指标腾挪、集聚发展、项目选址、执法检查提供管理的基础信息,引导各部门法定规划的编制和调整。

  “市域将以控制线划定为主,建立‘一张图’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框架。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开始启动,目前正在进行控制线的差异分析。”该负责人介绍。

  试点区建设“四个一”管理机制。选择南安中心城区的三个街道和南翼新城的水头镇两个规划体系较为完善、具有代表性且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多规合一”先行试点,将以控规整合为基础的城乡规划管理图层,套合国土等多部门的规划图层,录入相关项目管理信息,提出具体的差异图斑协调原则与建议,先行开展“规划一张图、信息一个平台、审批一个流程、管理一套机制”的“四个一”工作,再向其他区域逐步细化推广。

  “以试点地区为先,健全‘多规合一’的工作机制。目前在试点区建设方面,正在进行各项规划的差异图斑分析,力争明年1月份完成,逐步开展差异调整消除工作。”该负责人表示。

争取三项工作成效

  在工作推进计划中,《方案》提出,近期2015年至2017年,主要完成市域控制线系统划定和首期试点区图斑比对、用地指标调整、行政审批改革提效等多规整合和项目联审创新机制。中期2017年至2020年,总结和推广试点区经验,逐步向省新、丰州、霞美、官桥、石井等基础条件较好的镇,推进开展“多规合一”工作。远期至2030年,基本达到全市域完成“多规合一”工作目标,即实现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控制界标的整合统一。

  “在近期工作中,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二阶段,分别是完成前期准备和发动部署阶段,基本完成现状基础信息整理与底图拼合,目前正在形成市域和试点区域的平台叠加底图。”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即将进入第三阶段,即实现空间“一张图”管理,计划在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划定“多规合一”空间管制线系统,市域内形成城乡建设用地管理“一张图”。试点地区一期完成图斑差异分析,并提出协调处理建议。同时建立“多规”部门协调机制,调整、完善行政审批流程,建成“一张图”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该负责人介绍,第四阶段即深化推广阶段,计划从2016年8月开始,总结、完善试点工作地区经验,向全市域推广。同时,继续深化规划“一张图”和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同步启动部分部门规划的修编或修改,落实“一张图”的法定化。在建立较为完善的“多规合一”运作机制后,总结上报我市“多规合一”工作成果,与泉州“多规合一”成果充分衔接,形成“一张图”最终成果。

  “通过各项举措落实,争取三项工作成效,即通过多规融合,协调整合统一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控制线界标,基本实现空间管控的统一口径,防止规划打架,指标浪费;通过差异图斑核对、调整,梳理比对批而未供用地,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措施,争取腾挪利用,为民生、公共服务设施和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保障;通过建立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和审批共享信息平台,结合行政审批和服务机制改革,逐步实现联审联批,提高行政效率。”该负责人说。

总体目标

  ●探索确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林业规划等“多规合一”的具体思路

  ●逐步实现发展目标、用地指标、城乡空间坐标、控制界标的统一

  ●形成多规融合的空间管控“一张图”

  ●为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的规划落地、项目审批和管理提供信息沟通和业务协同技术支撑

  ●构建“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总体工作思路

  ●建立平台、规划叠加:通过以国土地理信息数据平台为基础,先行启动“一张图”下的国土和城乡规划管理图层编制工作,构建“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框架,进而实现各部门规划的统一叠加落图

  ●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空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协调融合、分区对待:通过核对差异,按市域和试点区分别制定管控和调整原则,协商划定统一的控制线,引导落实到法定规划

  ●试点先行、逐步推开:重点在试点区域,基本实施精细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审联批,提高行政效率,基本实现“多规合一”工作目标,再向市域逐步推广

  研究编制范围

  ●试点区研究范围为中部城区和南翼新城672平方公里,近期以中心城区的三个街道约191平方公里与南部水头镇约127平方公里为首期试点

  ●市域编制研究范围为2036平方公里

  ●近期(2015年至2017年):主要完成市域控制线系统划定和首期试点区图斑比对、用地指标调整、行政审批改革提效等多规整合和项目联审创新机制

  工作推进计划

  ●中期(2017年至2020年):总结和推广试点区经验,逐步向省新、丰州、霞美、官桥、石井等基础条件较好的镇,推进开展“多规合一”工作

  ●远期(至2030年):基本达到全市域完成“多规合一”工作目标,即实现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控制界标的整合统一

  柯吉制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南安获以工代赈省级补助金33万元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