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美林小伙黄联发昏迷11个月 家人每天在病床前呼唤他
19日下午一放学,7岁的小贤松开紧攥的双手,一脸认真地把善款递到爸爸床前:“你猜这是什么?这是小朋友们捐给你治病的哦,我今天很乖,还考了100分!”
儿女在身边呼喊爸爸时,睁着眼却还昏迷中的黄联发偶尔会有反应,或用力握紧儿女的手,或眼角泛出泪花。
“……”没有人回答小贤,一边的爷爷黄宝家忍不住又红了双眼。儿子黄联发已在床上躺了11个月,昏迷不醒。为唤醒儿子,一家人散尽家财,负债累累,却无人说过“放弃”二字。
坚守小伙昏迷11个月家人不放弃治疗
21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中医院,53岁的黄宝家正在为儿子涂抹眼药膏。他一手扶住儿子的额头,一手将事先挤出的药膏送入眼内。黄联发属于睁眼昏迷,为了保住儿子的眼睛,黄宝家必须每隔2小时就为他抹一次眼药膏,每隔3小时滴一次眼药水。
黄联发的儿子小贤和女儿小晶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黄联发。
“爸爸,你醒了是吗?爸爸,我是小贤。”突然,黄联发条件反射地伸了伸脚,小贤连忙拉起父亲的手。
“爸爸,醒来吧,我还要跳民族舞给你看呢。”12岁的小晶略显激动地上前说道。
“孩子,你睡太久了,起来吧,我们都在等你!”见孙儿们动情,黄宝家忍不住哭了……
这是黄联发病房里最常见的场景。自今年1月20日黄联发病发以来,一家人每天都在他耳边呼唤,父亲也重新当了一回“奶爸”,躺久了帮他翻身、换尿布、擦身,甚至帮他刮胡子。
“小贤刚上一年级,还当了班长,一放学还像往常一样,第一个跑到病床前,跟他爸爸分享喜悦。”黄宝家说,虽然黄联发昏迷,但一家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每天都会讲给他听。“别看他一直昏迷,可是体感都在,我们相信他都能感觉到,说不定哪天就醒了呢!”
这样的日子,黄宝家一家已渡过整整11个月又5天。“家里没人说过‘放弃’!”黄宝家说。
事发脑梗塞倒在路边陷入昏迷至今未醒
黄宝家一家来自美林街道美林社区许厝自然村,黄联发刚满35岁,膝下育有一对儿女,早前当挖掘机司机,妻子在商店当销售员,一家人日子虽然清贫,但还算温馨。
“爸,我在回家的路上,不知怎的,半边身子都动不了。”1月20日,黄家宝接到儿子的电话。
“你先别动,我马上过去!”听到儿子的求助声越来越弱,黄宝家立刻冲出家门。
“见到儿子时,他倒在路边被电动车压在地上,嘴唇发黑,神志不清。”黄宝家回忆,他将儿子送到泉州一院,经CT检查,是脑梗塞。选择打溶栓剂后,黄联发出现了脑干出血症状,陷入了昏迷。
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3个月后,黄联发的病情得到控制并有所好转,随后转到南安市中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没想到,黄联发又因脑梗塞引起了并发症——羊癫痫,又一次被推入了重症监护室。他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现在病情稳定下来了,前些日子又送回南安市中医院做康复治疗。”黄宝家说,经上海华山医院几位医师专家教授来市中医院联合会诊后,确认黄联发的病情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能性能得到完全康复。
爱心各界捐款近58万元低保老人提鸡蛋看望
这一年,黄宝家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向微信上的爱心网友致谢。“每天都会有人发来支持的信息和善款,我都会一一致谢。”黄宝家说。
22日,记者翻看黄宝家的微信朋友圈,每一条分享都是黄宝家的求助信息。“这些网友有很大一部分只是朋友的朋友,面都没见过。”黄宝家说,除了微信转发外,亲朋好友的帮助也让他感动不已。
“前阵子,有一个叫陈注的老人提了20个鸡蛋来医院。”黄宝家说,老人已年过六旬,是村里的低保户,每个月只有300元的打工收入。
“除了自家的鸡蛋外,我只能拿出50元了,希望你儿子能早点醒过来。”陈注放下善款后便离开,黄宝家推辞不过,只好默默把老人的名字记入善款登记册中。
美林爱心微信群三天筹集善款15.86万元、村干部送来善款、亲戚朋友也纷纷伸出援手……社会各界爱心涌动,黄宝家的心定了不少。
“截至目前,社会各界爱心捐款已经近58万元,在轻松筹平台里也有12万多元的善款。”黄宝家告诉记者,帮助他家的爱心人士已超2000人次。“每一笔账我都让小晶登记下来,让孩子们铭记在心,以后一定要报答他们,报答社会!”
虽然有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但黄宝家一家仍不敢懈怠。“儿子已治疗近一年,共花费了138万多元,由于没有买保险,只获得城镇医保报销18万元。”黄宝家说,社会各界捐献的50多万元已经花光,后期治疗仍需近50万元,而他们已经欠债累累。
24日晚,记者从黄宝家处获悉,因黄联发失去闭眼能力,右眼角膜溃烂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失明。无奈之下,黄宝家一家只能再次向社会发出求助,希望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
黄宝家银行账户:6217001830000574858(建行南安支行);6228480688702706377(农行南安分行)。
手机号13489881188,微信号13489881188。(记者 林梅治 苏明明 李想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