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22名马来西亚侨胞回南安东田省亲谒祖

2015-11-23 09:24 来源:南安商报 0

  昨日,83岁的洪祖柄携妻儿再次踏上故土——东田镇蓝溪村官田自然村。和他一起来的,共有22名马来西亚侨胞。此次归国,除了观光外,他们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回乡省亲谒祖。

  10时许,马来西亚侨胞省亲团的车刚到官田自然村村口,等待已久的腰鼓队便敲了起来。为了让海外亲人感受“家乡味”,蓝溪村还特意邀请南音队进行弹唱表演。

  村民们一早就在路边等候,希望在省亲团中找到亲人的身影。“你认识我对不对?”村民洪剑枪在人群中一眼便找到面熟的脸庞,怕认错,他踟蹰了许久,才鼓足勇气上前。

  “剑枪啊!我是祖柄,你不认识了吗?”洪祖柄迅速走出人群,一把拉住洪剑枪的手。两人的手紧紧握住,双眼发红,嘴角动了动,竟不知如何开口。

  “20年没见,我老太多了对不对?”最后,还是个性直爽的洪祖柄先开了口。“这20年你过得怎么样?孩子们都好吗?”久未见面,两人慢慢聊起了家常。

  洪祖柄和洪剑枪同为83岁,但按辈分,洪祖柄得喊洪剑枪“堂叔”。两人一起走过少年时光,直到15岁,洪祖柄和亲人远渡马来西亚,两人就此断了联系。直至1995年,听闻家乡修建祖祠,马来西亚洪氏族亲组织了一次省亲游,洪祖柄重返故乡,才和洪剑枪在祖祠落成典礼上匆匆见了一面。

  一晃又20年过去了,对于家乡的一切,洪祖柄感慨万千。“现在家乡发展太快,除了进村的桥还在之外,其他都变了。”洪祖柄说,家乡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影子,但亲人的情感未曾变过。

  “虽然我出生后都没回过故乡,一家人在马来西亚也繁衍四代了,但我们还是会在祖籍资料上写上东田蓝溪村官田自然村。”洪祖柄的小儿子洪先生表示,乡音不能改,他们的根更不能忘。

  据了解,此番回乡的侨胞中,最年长的是洪祖柄,最年少的仅27岁。除了从未回乡的“侨三代”“侨四代”外,大多数人像洪祖柄一样,在20年前回过一次家乡。

  “我们都同属威省洪氏义山社成员。”威省洪氏义山社主席洪祖殿告诉记者,百年前,国内的洪氏族亲因天灾人祸到马来西亚谋生,不少人在那里落地生根。当时的洪氏族亲势单力薄,便成立了“威省洪氏义山社”,至今已有成员3000多人,涉及200多个家族,其中,东田蓝溪村的族亲有不少。

  “在马来西亚的族亲互相扶持,重大事情一起商量。”洪祖殿说,社员都怀着浓厚的家乡情怀,上世纪50年代时,见东田闹灾荒,族亲们纷纷往家乡寄送现金、猪油、米、糖等生活用品,希望帮助家乡渡过难关。

  “这次回乡省亲谒祖的想法一提出来,众多社员立刻踊跃报名参加。”洪祖殿说,此次回国共有6天半的行程,其中安排一天半回东田省亲谒祖,探亲访友,参观考察;其余时间到国内各景区观赏游玩。(记者 林梅治)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南安:通过微信网购气枪玩耍 男子触犯法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