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血拼” 这3类骗术要注意
明天就是“双十一”了,许多市民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网购“血拼”了。与此同时,诈骗分子也开始行动起来,各类关于网购的诈骗案件也开始增加。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虽然网购骗术层出不穷,但大多以网购退款诈骗、虚假红包诈骗以及客服诈骗三类为主。
记者从柳城派出所了解到,今年1月至今,柳城派出所接到100多起网络电信诈骗案,其中,退款诈骗占总数的50%,客服和虚假红包诈骗各约占20%。
记者梳理了几种典型的网络购物陷阱案例,提醒那些“买买买”的市民,在购物车满满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些“异常情况”。
【网购退款诈骗】
订单付款失败要退款填完信息被骗5万余元10月25日13时许,柳城的陈先生在QQ拍拍网上修改网购送货地址,顺便拍下了2套睡衣。
当天18时许,陈先生收到一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自称是睡衣网店的店主,还说出了他修改后的送货地址、姓名、电话号码和货物的价钱。对方称,陈先生网购的衣服已发货,但因系统升级导致订单付款不成功。需先退款给陈先生,然后让其重新付款。
“我确实在网上买了衣服,所以就没怀疑。”陈先生回忆道,通过QQ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发来一条链接。根据链接,陈先生进入一个显示“退款中心”的网页。此后,他按照网页要求,填写了网购账号和支付宝账号。填完后,网页提示需输入验证码。然而,陈先生迟迟未收到退款验证码,却收到了一条银行卡被刷走55440元的短信。
此时,陈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即向柳城派出所报了警。
民警提醒,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客服人员”提出的退款要求,不要点击其发送的任何退款链接,不向其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网络支付平台账号等重要信息。若有疑问,应咨询正规电商平台客服。
【虚假红包诈骗】拆红包要输个人信息实际是钓鱼链接的陷阱
10月28日,一位陌生人加了美林黄先生的微信。随后,黄先生被拉入了一个“双十一”的采购群。
10月29日晚,黄先生下班回家,打开“采购群”,里面不时发些红包和链接,讨论着“双十一”的采购事宜。黄先生点开一个红包,提示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和手机号码,黄先生就按照要求填写了。很快,他收到银行卡被刷走748元的信息,立即到群里反映这件事。不一会儿,他被踢出了群。
随后,黄先生向美林派出所报了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民警提醒,“双十一”临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有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互动平台中派发虚假红包,诱骗网民点击,套取个人信息,或传播木马病毒,盗取银行账号。市民应慎点此类红包领取链接,如有疑问,可拨打正规电商网站官方客服咨询确认。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客服”诈骗】声称可提升信用卡额度银行卡却被刷走5000元
11月1日,柳城的陈女士接到一名自称是“建设银行客服”的电话。对方说,能将陈小姐的建行信用卡额度提升到10万元,但需要陈小姐提供2笔消费的流水账信息。
想着“双十一”快到了,提升额度也好,陈小姐就将一笔5000元和一笔997.5元的消费信息(上面有着序列号),发给了对方。
随后,陈小姐收到被刷走5000元的短信,她立即向银行申请冻结了银行卡,并向柳城派出所报了警。
民警提醒,遇到这类情况,应向银行咨询,切不可回拨所谓“客服”的电话。若钱已被刷走,应及时向所在银行申请冻结银行卡,并马上报警。(记者 张亦弛 通讯员 何莹莹 黄明瑜 林毓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