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南安 > 魅力南安 > 正文

荒废茶园变“药园” 蓬华首个规模化中草药种植基地首迎采摘季

海丝商报   2025-07-02 17:52

  近日,南安市蓬华镇首个规模化中草药种植基地迎来了首个采摘季。该基地位于苏厝村,由荒废茶园及抛荒地改造而成。

  近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该基地的梯田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宛如画卷。田间地头,艾草、丹参等中草药生机盎然,村民们忙着拾捡、晾晒、捆扎中草药,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这些长势喜人的中草药,是当地盘活闲置地的创新成果。

  据了解,苏厝村有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近年来,茶叶行情下行,该村许多茶园随之荒废。去年8月,苏厝村引进上海赞意投资有限公司入股投资,流转重整1000多亩荒废茶园及抛荒地,并引入河南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建设蓬华上元极康养基地,进行中草药种植和康养项目建设。

  “现在已经完成200亩土地的平整和种植,种了艾草、丹参等中草药。其中,丹参种植面积约170亩,艾草28亩,艾草种植当年就能见效。”蓬华上元极康养基地管理员苏金德指着刚收割的艾草介绍,将荒废茶园及抛荒地转化为中草药种植基地,既整治了环境,又激活了土地价值。

  据介绍,艾草是一种种植周期短、好管理、收益高的经济作物,每年可收割3至4茬,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艾草是去年12月种的,目前已经迎来首茬采摘,大概亩产150公斤。丹参是今年1月种的,一年可收获一次,预计年底可以采收。”苏金德说,中草药的销路不愁,他们与收购方已签订保价收购协议,确保销路稳定。收割后的艾草经自然晾晒,由企业直接上门收购,形成“种—管—收—销”闭环。

  如今,这片曾被忽视的荒芜山坡,已然成为村里的“绿色财富之源”。土地流转后,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村民就近就业。“目前基地招收了几十名周边村民参与中草药的种植管护,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增加收入。”苏金德说,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平整剩余的土地,种植淫羊藿、巴戟天和生地等药材。

  中药草种植只是蓬华上元极康养基地项目的一部分。蓬华上元极康养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2500万元,将分3期建设。其中,一期为荒废茶园的土地平整与药材种植;二期规划建设中草药加工车间,开发艾条、精油等衍生产品;三期规划中医药康养中心,打造集艾灸、药膳、药浴于一体的特色服务。预计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带动周边8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超1.2万元。(记者 庄树鸿 黄奕群 通讯员 陈俊鸿 黄彬娜)

频道推荐
  • 民进党司法追杀闹出人命?柯文哲前副手彭振
  • 台湾名嘴:民进党大罢免将惨败,赖清德会被
  • 赖清德第四讲批在野党删防务预算,蓝白齐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