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南安 > 魅力南安 > 正文

南安英都:小田变大田 绘就新“丰”景

海丝商报   2025-03-20 15:35

  近日,在南安市英都镇“农田连片整治·千亩良田”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挖土机和推土机同步作业,有条不紊地在田野穿梭,奏响了“人勤春来早”的乐章。

  “等土地平整后,就可以开始插秧播种了。这次我们村共盘活了400亩土地,通过实施农田开岸行动,‘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改造,既节约了耕作成本,又扩大了耕作面积,对群众来说既增产又增收。”看着机器轰鸣的田野,大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洪志谦一脸喜悦。

  他告诉记者,在开展“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改造之前,村里的田块零零碎碎的,而且田间的水沟很小,很多田都引不到水,村民耕作不便。这次通过开展农田连片整治,解决了农村土地“碎片化”问题,达到田块平整、农机耕作方便的目的。

  “土地流转了,以后能收回来种吗”“连片合并,小田界限如何区分”……“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改造,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刚开始村民并不理解支持。

  如何打消群众顾虑?“我们村‘两委’进村入户做通群众工作,并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外出取经,并推行‘村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洪志谦告诉记者,村委会将通过这块“试验田”做法向全村推广,打造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的高效良田,改善农田灌溉和耕作条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英都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陈文进介绍,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以来,英都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改革工作,通过实施“大托管”“大流转”“农民互换”等模式,推动1000余亩农田逐步向良田转变,筑牢现代农业发展“耕”基。

  (记者 赖香珠 李想 通讯员 柯琳琳 )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