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向阳乡:委员聚智办“食”事护航山区老人幸福晚年
一碗长者饭,温暖老人心。长者食堂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连着民心的重要工程。日前,南安向阳乡开展“关注民生事有事好协商”暨“关注留守老人助推向阳村长者食堂建设”主题活动。
当天,与会人员一行实地走访了长者食堂建设现场,通过现场听、实地看,全面了解食堂建设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向阳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戴伟群介绍,向阳村位于向阳乡中部,是向阳乡中心村庄。该村常住人口仅有8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360人,占户籍人口数近1/5。而聚居在乡区的其他村的60岁以上老人有600余人,向阳村老年人口占全乡比重一半以上。
“向阳村不少年轻人外出挣钱养家,村里留守老人较多,老人独自在家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精神文化生活也较为贫瘠,如何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问题成为新课题。”戴伟群表示。
为了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向阳乡政协委员联络组经过前期深入走访调研,将“关注留守老人助推向阳村长者食堂建设”作为此次“关注民生事有事好协商”的活动主题。
在随后召开的协商会上,与会人员汇聚一堂,从如何整合资源、怎么做好服务、怎样持续运营等方面畅所欲言、聚智聚力,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建设长者食堂要坚持因地制宜,有效整合空间资源。”政协委员林连生建议,可以结合向阳乡南音公益培训班、义诊、义剪等活动,拓展医疗、康养、娱乐等服务设施。
“目前,南安已有不少长者食堂初具规模,建议可以多学习借鉴成熟的食堂运营经验,在运营方的盈利点和老年人的优惠点上做好平衡,在普惠化原则不变的情况下,用好运营思维和运营手段。”政协委员陈清辉表示。
“持续办好长者食堂,让长者食堂成为长久食堂最重要的是后期的运行和维护。”政协委员林天生建议,鼓励党支部牵头,村村种“小菜园”,种植的蔬菜很好地丰富了长者食堂的“菜篮子”。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基础上,一方面降低了食堂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老人们吃到最新鲜、最安全的食材。
“关注特殊老年人群体,可以将残疾人驿站整合进长者食堂建设中。”“既需要财力,也需要人力物力,要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开展义餐烹煮活动。”“山区村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长者食堂提供价格实惠、品质优良的食材”……政协委员们一个个“金点子”汇聚成了助力向阳村长者食堂建设“加速跑”的最美“交响乐”。
下一步,向阳乡将充分梳理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扎实做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政“后半篇”文章,推动针对性、精准性强的意见建议落地见效;同时,持续聚焦民生实事,着力搭建好协商平台,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让基层协商动起来、实起来。(记者 傅雅兰 通讯员 洪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