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码头新汤村:活动中心提升改造留守儿童暑期有“趣”处
暑假期间,南安码头镇新汤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传出悠扬婉转的南音曲调。在镇关工委副主任雷永锻的指导下,16名暑假兴趣班学员正用不同的乐器合奏南音曲目《风打梨》。隔壁教室里,还有44名学员在聚精会神地学习无人机操纵技术。
据悉,新汤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提升改造工程被列入今年南安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活动中心新购置了一批南音乐器,添置了琵琶、三弦、洞箫、二弦和拍板4套共20件。“这些乐器为暑期‘大手牵小手共筑中国梦’夏令营南音公益培训打下了良好基础,彻底解决了培训班学员多、南音乐器不足的问题,基本能保障培训学员都有上手练习的机会,学生们也都很开心。”雷永锻说。
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至今,新汤村已连续8年举办暑假兴趣班,开设南音、民族乐器、灯谜、闽南语诗词吟唱、剪纸、象棋、毛笔、硬笔、美术等课程,参加培训的学员近600人次。其中,参加南音和民族乐器培训的学员有上百人。
“以前,因为南音乐器不足,我们就到处去借,但是借了终归是要还的。现在好了,一切都配备齐全了。”看着南音班墙上挂满了崭新的南音乐器,大家都露出了灿烂笑容。
今年,曾经的南音兴趣班学员许安娜也作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暑期南音班上担任助教,帮助雷永锻授课。“雷永锻是我的启蒙老师,教我学会了南音乐器弹奏。现在假期回来,我也帮老师带学弟学妹们学南音。”这次返乡支教,许安娜发现这个活动中心变得更漂亮,夏令营内容也更丰富了。
新汤村党总支书陈向阳介绍,在市、镇关工委的指导与支持下,今年,村里先后投入9.5万元提升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其中,投入3万元提升科技设备,投入3万元扩充文艺室(南音室),投入1.5万购买青少年活动设备,投入1万元提升其他科室,投入1万元改造整体布局。
记者来到科技活动室,只见8台崭新的无人机,10套科技教育套装、机器人等一应俱全;新增的一间象棋室里,配备了10套象棋及象棋对战桌椅;多媒体教室里,配备了象棋教学板一套、索尼投影仪一套。
“今年,我们对活动中心内墙重新粉刷了一番,更换了新的电灯和风扇,购置了10多套灭火器,对室外旧宣传栏及室内宣传标语进行更新,整个活动中心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了。”陈向阳说。
如今,新汤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走出了不少优秀学员:陈源鑫成为国光中学民族乐器的一名骨干成员;陈雅文、许安娜都是大学里的文艺骨干;陈贺缘在成功中学文艺活动中,参加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获奖……
码头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雷天水说,自从开办暑假兴趣班后,新汤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朝着“健康、有序、持续”方向发展,活动中心既是学园又是乐园,极大满足了青少年学生学习娱乐需求。2018年1月,新汤村关工委获评南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活动中心连续多次获得泉州市、南安市年度考评“优秀”等级。目前,活动中心的内容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记者 黄俊涛 王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