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南安 > 魅力南安 > 正文

退休CEO扎进南安深山触“网”卖笋

海丝商报   2022-06-17 16:36

  7年前,卸任泉港一家公司的CEO后,来自宁德市古田县的黄培峰来到南安市乐峰镇开荒种笋。今年,他开辟电商途径,搭上互联网快车,将乐峰马蹄笋销往全国各地,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眼下正值多雨季节,望着满山的马蹄笋和笋苗,黄培峰夫妻忙得不可开交,脸上也一直挂着笑容。

17

  ‍触“网”卖笋

  每年可增收100多万元

  6月13日下午,黄培峰穿着背心、戴着手套,坐在马蹄笋加工房里,拿着一把菜刀正在修整马蹄笋。

  随着“吭”的一声,黄培峰手起刀落,手中的马蹄笋立刻被切开,露出里面雪白娇嫩的笋肉。随后,他麻利地将修整好的马蹄笋放入泡沫箱,又放进两个冰袋。一阵撕开胶带的“唰唰”声后,一箱马蹄笋已经打包完毕。

  记者发现,打包前,黄培峰还细心地将一张写着马蹄笋烹饪方式的卡片放进箱子里。“很多人买了马蹄笋后,不懂烹饪。我就制作一张卡片,提醒一下。”

  当天,黄培峰需要打包上百箱马蹄笋,送往全国各地。“除了要快递马蹄笋,还要打包笋苗。”他拿出一沓快递单向记者介绍。

  另一边,黄培峰的妻子刚从马蹄笋种植基地开车回来,车后斗装满了刚砍下来的马蹄笋。下车后,她将马蹄笋浸泡在一个箱子里,随后从另一个箱子里掏出浸泡许久的笋苗,准备打包。

  “这些浸泡的药水是在南安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配出来的,在水里添加一定比例的生根剂、氮、磷、钾,可以提高笋苗的存活率。”黄培峰介绍,工人们因为大雨天气都没来上班,但他又收到了50多根笋苗的电商订单,于是让妻子一起来帮忙。

  今年,黄培峰开辟电商渠道后,基地的马蹄笋就能轻松“飞”进全国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销量也不断上升。

  “今年雨水丰富,马蹄笋的产量约有20万公斤,将比去年增加35%,笋苗产量也将达到2万棵以上。”黄培峰笑着说,开辟电商渠道后,他们基地的一半马蹄笋和所有的笋苗都将通过电商售出,每年可增加利润100多万元。从今年2月至今,他已经在网上出售了1万多棵马蹄笋种苗,净利润近20万元。

  退休CEO深山圆梦

  欲打造8万亩马蹄笋种植基地

  黄培峰是乐峰镇马太马蹄笋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2015年,时年60多岁的他退休后,带着140多万元积蓄,来到乐峰镇,盘活133亩山地,种植马蹄笋,开始了自己的“山夫”生活。

  “我有4个儿女,他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刚来乐峰时,儿女都十分反对,他们抱团‘弹劾’我,说我都60多岁了,怎么不学学别人好好享受晚年生活。”黄培峰笑着说。

  当时,黄培峰的儿女都希望他能像其他退休老人一样,每天在公园里打太极拳、下象棋。可黄培峰向往的是田园生活,他希望能够在农业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发挥余热。

  “我当时对儿女放出狠话,‘我活在马蹄笋基地,死也要在这基地里’。”黄培峰坚定自己的选择。看到父亲的坚持和热爱,儿女们也都开始理解了他的这份工作。

  马蹄笋美食登上央视纪录片后,也让乐峰马蹄笋的销量倍增。“我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售卖笋苗和马蹄笋,后来,我女儿看我实在忙不过来了,就负责帮我接单、推广产品。她将订单信息发给我,我和妻子负责打包产品。”黄培峰介绍。

  为了培育这5600多丛马蹄笋,虽然已年过七旬,但黄培峰还是每天天一亮就上山查看马蹄笋长势,回来后制订工作计划、安排工人任务,风雨无阻。

  “7年来,我在泉州各地培育了10多个合作社,新增2000多亩马蹄笋种植基地。我的目标是在泉州市打造一个8万亩的马蹄笋种植基地,圆我‘山夫梦’。”黄培峰说。(记者 黄俊涛 李想 通讯员 徐阿兰)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