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物语》想揭露的是什么 爱与善可跨越物种超越言语
实验室负责人Strickland按照世俗的标准,是一位成功的白人男士。他通过暴力和欺压来掩饰自己的恐惧,倚仗的不过是锁链和电棍,他的手指已经发臭,正如他的灵魂一样,恶气弥漫,但是,他却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宠儿,可以通过摇尾示好得到将军的宠溺,直到有一天,人鱼被救走,他的一切也因此而丧失。此时,他被恐惧感牢牢抓住,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脆弱、无助。但是,为了抓住他曾经的一切,他变成了狂人,此时,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出于勇敢,而是空虚。他贪婪自己的名利,透支自己的良心,他可以拔下自己的手指,因为他的内心已经没有了知觉。
“用开放之爱代替狭隘的仇恨”
可以说,《水形物语》讲了一个多维度的故事。可以看到的是,1962年,冷战年代的背景下,统治者对个人思想的绞杀——比如,苏联间谍最终被杀害,只因为他不忍伤害这么善良的人鱼生物。而在社会层面,这种绞杀也是存在的,影片展现了民众中对于少数族裔人群的歧视,对于少数群体的驱逐,白人精英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结合到导演“陀螺”自身的移民经历,这部影片的深层意思,是在讲述“异类”在这个世界中如何被约定俗成,如何被欺侮、辱没。这些沉甸甸的心灵流着鲜血,而强势者却看不到这些苦痛,继续用电棍,来摧残他们。
而这种揭露也不是故事的最终目的,继续剥开故事的外壳,可以感受到爱与勇气的跃动,女主角能够感受到与人鱼之间心灵的契合,爱与善意可以跨越物种、超越言语。而且整个的营救过程是女性主导,哑女的邻居在一开始时就说“不,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哑女好友的丈夫,一个高高大大的黑人,则是出卖哑女的“元凶”,而哑女好友、黑人清洁工却无惧地向自己的朋友打电话报信。男性邻居、女清洁工与哑女之间的情谊也是一种爱与理解,而那位前苏联间谍的帮忙则是一种对于生物之美的爱护,对于科学,甚至是灵性的信仰。
可见,哑女对于人鱼的缘起之爱带动了更多人的加入,而爱显然是这些弱势群体最有力量的武器。这种爱,也最终让实验室负责人暴露了自己的恐惧和空虚。他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让社会机器运转的帮凶,而机器却可以随时碾压他,找到替代品。他的感官世界是机械式的,他的富足是如此乏味,如此不堪一击。所以,《水形物语》真正讲述的,是希望用开放之爱代替狭隘的仇恨,对自己和所有的生命加深理解,去怜悯和慈悲。
《水形物语》中有冷战背景,有黑人受到的种族歧视,有潮湿的水和有着英雄般身材的人鱼。它像是一个魔幻故事,因为所有的美好在这个世界看来都有一点“魔幻”——善良、平等、尊重,这个失重的星球之所以没有迅速地坠落是因为还有这些美好心灵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