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影评想告诉我们什么:谁不是在和生活苦苦奋战?
生活没有捷径,人人都有需要面对和破解的困局
这是一部不仅仅关于“理解”“接纳”和“爱”的故事。帕拉西奥曾坦言,写 《奇迹男孩》 的原因,是一次女儿在冰淇淋店偶遇一位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孩子后惊吓大哭的经历。当时,帕拉西奥因不知所措赶紧带着女儿离开了那里,回到家中,帕拉西奥为自己的反应感到羞愧,当时,收音机里传出Nata1ie Merchant的歌曲 《奇迹》,于是她开始创作这个故事。
残缺的男孩像一个太阳,光照出他周围普通人世界的残缺,只是这残缺不是在脸上,而是在心里。学校里,那些参与嘲笑和霸凌的同学们,何尝不是残缺的? 影片中,妈妈在安慰奥吉时说:“也许,他们对自己不是那么有信心。”当霸凌者真实恐惧的面相暴露在了人们面前,当挚友间的误会逐渐解开,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相信,自卑便是残缺的实质之一。人性,有时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表象。比如,影片中小奥吉太空帽从不离身,纵便是睡觉也头戴太空帽,他是用此来逃避太空帽之外那个不愿去面对的现实世界;又如姐姐的闺蜜米兰达,突然中断与好友的任何联系,背后难以言说的原因是因为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她,长时间地因为羡慕而假装扮演她闺蜜的角色,久而久之,内疚终成不能承受之重;还有小奥吉在学校的第一个朋友杰克·维尔,在与同学的闲聊中说出“如果我长成他的样子,就去自杀”,正是这句话深深地刺伤了奥吉,造成两人之间关系急转直下。但这句不经意的言语背后,则是他的软弱和害怕失去班里更多的朋友。
我们都是有缺陷的孩子,人人心中都有难以启齿的真相、需要破解的困局。影片因为凡此种种多维度的开掘,摆脱了一部鸡汤电影的励志套路,走出了一番超越常规美式家庭片的小别致来。然而,也仅仅只是小别致而已。
片中所出现的所有角色,被安插在小奥吉人生大戏的幕间,让观众充满同情,而人物更深层次的复杂性,也多少被消解在了电影中不断闪现的人生“箴言”中———一句句看上去很有道理的箴言,仿佛成了解决问题天然的捷径。就像影片的最后,一次挺身而出让小伙伴们终于和奥吉成了朋友、打成了一片。在这种过分单纯的世界观牵引下,故事最终向着暖和甜腻一路狂奔。当然这可能是让绝大多数人满意的原因,也是该片近乎零差评的主要因素。只是,如若绝大多数恶,都能这么容易抵达彼岸,那么那些和生活苦战的人又是为何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