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2豆瓣评分9.5 背后你所不知道的艰辛揭秘

北京青年报   2017-11-13 16:33

­  这样的拍摄相当的危险。“《蓝色星球2》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把潜水艇开到南极的深海海底。” 制片人奥拉·多尔蒂介绍,当时水温冷到零下1.8度,潜水艇的作业出现了故障,“当时是在450米的水下,潜水艇开始漏水,如果把这个故事讲完,你就不敢和我去潜水了,但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我们把漏水的地方修补好就继续潜水了。拍摄的过程总会出现危险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已经到达了人类已知的边缘,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  奥拉还带领摄制组到墨西哥湾海底的盐水池拍摄,“这是一个近乎神话般的湖泊,可是对那些四处游荡,误入其中的动物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死亡陷阱”。他们又冒险深入海湾西部,来到了一个被探险科学家兼深海研究员萨曼莎·乔伊博士称为“泡沫薄幕”的地方。第一次触底时,摄制组只看到一片了无生机的荒芜之地。

­  突然,正前方的海床上有东西弹射而出,并且快速上升到了水柱里面,那是一个巨大的气泡,有篮球大小。它在上升过程中,身后留下一串泥沙。紧跟着又冒出一个气泡,然后是另一个……突然之间,潜水艇完全被巨大的甲烷气泡包围,它们从几分钟前仍旧空旷无垠的深海沙漠中喷发出来。人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星球,“摄制组给它起了个昵称叫‘世界之战’。我们在探险过程中又去过两次‘世界之战’,可是再也没看到甲烷火山的喷发。深海在无意中泄露了它的一大秘密,但是只有一次。”奥拉说。

­  新奇

­  猪齿鱼使用工具,鱼的智力要重新定义

­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物种,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动物们竭尽所能,力求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摄制组一直在寻找能体现这一点的故事,研究员约兰德·波西格读过一篇介绍猪齿鱼使用工具在竞争中力拔头筹的论文。

­  可是,当时摄制组并不清楚有多少鱼能做出这种非凡行为,也不知道该在哪里或者如何拍摄。约兰德与住在大堡礁蜥蜴岛上的亚历山大·威尔博士取得联系,并请求他帮忙寻找这些猪齿鱼,看看它们是否表现出类似行为。果不其然,他在多次潜水之后最终发现,有些猪齿鱼使用石头作为砧板来敲开蚌壳,特别是有一条鱼会不断返回特定的硬珊瑚。它用嘴叼起蛤蜊,然后游回珊瑚,开始用力重击。珊瑚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一个铁砧,它把珊瑚作为工具来敲开蛤蜊,然后吃里面的肉。它每次都会撞击珊瑚礁的特定位置。

­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摄制组花费100多个小时到水中拍摄这种小鱼,并掌握了它的日常活动路线。“我们都很喜欢这只猪齿鱼,给它取名珀西。有时,它会向沙子吹气寻找蛤蜊,有时会抢夺其它鱼的猎物,不过它总是直接游回我们所说的它的城堡。”《一个海洋》一集的助理制片人雷切尔·巴特勒介绍,在《蓝色星球2》拍摄之前,还从未有人在大堡礁拍到过鱼类使用工具的情况。目前已知的只是2011年有过这一行为的相关科学记录,就连在蜥蜴岛长期生活的亚历山大·威尔博士也从未见过这一现象。“珊瑚礁中生活着许多鱼类,它们每天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所以如此不可思议的行为居然被长期忽视,也许根本不足为奇。”

­  执著

­  群鲸围猎,摄制组必须要向大自然寻求线索

­  “大自然派出海鸥担任信使。”当埃里克·坎通纳提到海鸥会跟在拖网渔船后面寻找鱼时,许多人还笑话他,不过他的说法是有理论基础的。如果渔船的拖网里面有鲱鱼时,海鸥确实会跟在后面,所以鲱鱼会引来虎鲸,然后是座头鲸。两年来,制片人乔纳森·史密斯也曾根据此理论跟踪鲱鱼群,以及虎鲸和座头鲸的行动。他曾经借助循环呼吸器(一种美国前军事潜水器材,在它的帮助下,拍摄人员的潜水从45分钟延长到了3个小时),潜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也曾经跟踪鲱鱼从北极的开阔海域进入峡湾,可是当时摄制组没能明白鲱鱼群早在一年前已经离开,随之离开的还有鲸鱼。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李在明登记成为韩国总统候选人
  • 5月19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95号汽油价
  • 女子在上海高铁遗失17万现金 乘警细心找回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