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故事背景介绍 有何新看点
文汇报 2017-11-10 15:26
65毫米胶片拍出“舞台感”
纷飞大雪的光影、火车缭绕的烟雾、高饱和度的画面色彩,65毫米胶片带来的复古效果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版《快车》恐怖的气氛,扑面而来的则是浓浓的舞台感。新版在剧情和走向上与74版并无多大差异,然而,从莎士比亚戏剧舞台中走出来的布拉纳将不少心血花在了戏剧化的光影复刻和布景的精致化上。
布拉纳的舞台情结在电影中昭然若揭,封闭的运镜空间和对20世纪30年代精准的描摹都像有一只无形之手将观众拉入剧场。戏剧因为有限的空间只能通过舞台调度和台词爆发情感,而当细腻的舞台表演与电影艺术融合,火花四溅。新版《快车》中有略带夸张的肢体动作,更有抑扬顿挫的对白、独白。“列车就是孤立无援的密室,在这么一个狭小压抑的空间里,人们感到恐惧,也濒临精神崩溃边缘,这时,一个好故事所要具备的戏剧张力自然显现。”布拉纳这样表示。所以,“戏剧化”或是新版夺人眼球的制胜法宝。
火车包厢的铜把手,餐桌上的水晶杯,西服甚至睡衣的衣角,都经过细心考究,电影道具布景的精致毋庸置疑。布拉纳透露,他更加着重于角色的性格铺陈和情绪捕捉。毕竟在小说和前作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从已知模式中通过人物与细节创新,让观众在情理之中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并非易事。“这个案子就这么结了吧!”走出情节的重重迷雾,阿加莎给小说赋予了轻快利落的结尾,新版《快车》能否也如此直截了当地打动观众成为又一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