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65毫米胶片拍摄 配音有何演技?
不过,看过这一版本的影评人韩浩月认为,如今回头再看,尽管这是一部类型化程度很高的悬疑片,但影片的价值其实也仅限于此,在艺术风格上没有太多造诣,文学含量也并不高,只能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一次改编。
如今,《东方快车谋杀案》又一次被搬上银幕。这已经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故事的第三次影像化——2001年它被拍成了一部电视电影,2010年的那部是以波洛为主角的电视剧中的一集。
为什么即使谜底早已剧透,《东方快车谋杀案》仍被多次翻拍?青年编剧徐然认为,从剧作角度来说,“阿婆”创造的这个经典的故事蓝本,可以不断被赋予时代意义。一方面,火车作为封闭、移动的空间,可以为动作悬疑等元素提供舞台;另一方面,火车又是一个公共空间,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和不同背景的人浓缩在这一空间里,带着各自过往的故事,形成了彼此之间的戏剧张力。“即使每个人的个体命运是相似的,但因为时代不同,改编者赋予角色的性格与个性就可以不同。”徐然说。
65毫米胶片拍摄
明星云集,波洛苦练口音
其实,最新版本启动的消息传出后就有影迷担忧,这样的翻拍频率是不是太高了?
但该片导演兼此版波洛的饰演者、英国著名电影人肯尼斯·布拉纳却充满了信心。凭借莎翁戏剧成名的布拉纳是英国全能巨匠,曾执导过《雷神》《灰姑娘》等商业片。2012年他因在艺术界的卓越贡献,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称号,自此之后,不少中国影迷都会亲切地称他为“肯爵”。
在北京与媒体交流时,“肯爵”表示,在不违背阿加莎·克里斯蒂精神的前提下,会加上一些新的创意。此次全片采用65毫米胶片拍摄,成为区别于以往版本的最大看点。这让影片在视觉上具有了油画一般的质感,服装、布景也透着浓浓的高级“英伦风”。为了追求质感,剧组不仅搭建出一座火车站、可以真实移动的火车,甚至造了一座9米高的山作为背景。此外,片中的每一块餐巾、每一扇窗户、每一条桌布,甚至每一件瓷器,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就连片中的各种餐车甜点都极其精致。
选角方面也十分“高级”,仍是明星+戏骨的配置。约翰尼·德普久违地饰演了一个反面角色,老戏骨朱迪·丹奇化身身世显赫的“卓戈米罗夫公主”,凭借《星球大战》系列红遍全球的黛茜·雷德利扮演“家庭教师”玛丽。此外,饰演“传教士”的西班牙美女佩内洛普·克鲁兹、饰演“寡妇”的金球奖影后米歇尔·菲佛、饰演“教授”的威廉·达福,也都是多重奖项加身的演技派。
作为灵魂人物波洛的饰演者,布拉纳透露,为了重现这位大侦探的比利时口音,他听了27种不同的英语录音,甚至还请了一位方言教练,每周3次课,强化波洛的口音。此外,他看遍了所有关于大侦探波洛的小说,并且和剧组花了好几个月去研究设计波洛那“全英格兰最考究的大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