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安徒生之海的女儿》对童话彻底颠覆 原来我们都是凶手

北青网   2017-02-28 17:54

­  不得不说,在这里小编竟然窥见了吴宇森的影子,吴宇森的标志性处理是将漫天飞舞的白鸽与手持双枪的英雄人物纵横在屏幕之上,使象征和平和安详的白鸽与血腥暴力的枪弹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作为将暴力美学运用的炉火纯青的香港名导,吴宇森将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呈现,通过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  而在影片中,也可以找到不少暴力美学的痕迹,就比如吕辛穿上了那双拗脚的高跟鞋,镜头给了他的脸,他的脚以特写,与此同时,又穿插陈言穿上高跟鞋起舞的唯美画面。可以说,影片将暴力运用到了极致,也将美感展现到了极致。

­  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反倒以一种视觉的美感呈现出来,在消解暴力的残酷性的同时又以强烈的反差使观众颇受触动。

­  容。

­  他试图将陈言生前所经历过的一切,复刻在吕辛身上……

­  从女儿死后的悲怆、一直不放弃寻找,到苦心孤诣的想要替女儿正名、为女儿复仇,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爱女儿爱到了极致的父亲。

­  那么为什么拥有一个如此爱自己的父亲的陈言,却成长成了一个不仅不会爱人,也不会自爱的女孩呢?为什么陈言从不爱提及自己的父亲,甚至于说自己的父亲是混蛋呢?最关键的是,陈大海直到女儿死了之后似乎才出现在女儿的世界里,这对父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  感觉小编都要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所以说,按照以上推测,陈言的死,不仅仅归咎于吕辛,陈大海也是有责任的?

­  而吕辛所经历的一切地狱般的酷刑,是否也是一种赎罪?但如果真如以上猜想,是陈大海种下的因,那么游离在施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陈大海又有什么资格来惩罚吕辛?在这一个亦因亦果的矛盾中,究竟谁才是那个应该承担一切的人……

­  杀人犯甲乙丙丁

­  原来“我们”都是杀死陈言的刽子手

­  陈言死后,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新闻,标题、内容……都是那样的触目惊心。

­  我真的不知道

­  一个女孩的死

­  会这么有娱乐价值

­  能够让你们忘乎所以的各抒己见

­  还乐此不疲

­  我相信那个女孩现在看得见,也听得见,但是死意味着什么,死意味着她即便看得见,听得见,也没办法说出她现在的感受,更没有办法,说出她过往的经历、痛苦,还有她为什么选择死……

­  以上是陈大海也就是陈言的父亲的独白,字里行间满是锥心的控诉。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美前白宫官员:关税痛苦效应几周后显现 低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将于5月在京举
  • 瑞典智库: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增幅达冷战后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