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漫长解读:你真诚地面对过自己吗?

新浪娱乐   2016-11-16 16:01

  “有一点,总比没有好吗?”——这句话对于那些掏出真心,拿出黄金般诚意的人来说,不谛一种羞辱和践踏。这种不讲人性的商业逻辑正是好莱坞这个电影帝国的特色之一。

  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信奉“金钱至上”,人人都信奉“商业规则”。每个有钱有势的商人、政客都在高喊着要拍“杰作”,都对外谈论着什么“故事的精神内核很重要”,甚至故事高潮、低潮的配料也有人配好了。

  可是,他们爱的是“电影”吗?不!

  李安和比利一样,是拿真实的“血肉”去完成一段影像的人,在好莱坞这就像是一个“异教徒”。

  所以,李安这次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借题发挥,对好莱坞式的商人们着实地发了几句牢骚,吐槽了一把。

不然还能怎么样?

  现实的世界,有时候就是如此残酷与荒谬。比利通过中场秀,李安通过拍摄电影寻找投资这些经历,或者我们在某一时刻的无助时,都会意识到,“我以为自己了解一些事,但实际上他们才是主宰者!金钱才是老大!”

  在这一个议题上,李安的电影已经悄然改变了原著中的意思,原著里,比利认为,“这些傻瓜、无知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大,他们的祖国梦,才是真正主宰一切的力量。”

  显然,李安并没有意思要像原著那样去探讨“反战”和“反美国梦”的议题,李安关注的仍是在强大的社会事件下,个体命运如何安放。

  比利和芒果,还有他的同乡在一处断崖似的剧场抽烟时,三个小人物(其中两个还是战斗英雄)最后都低叹,“不然,还能怎么样?”——不然,还能怎么样?三遍。

  当战士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笑着说,“趁他们把我们干掉之前,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带我们回战场吧。”

  原著中,大篇幅的描绘了比利在控诉、声讨这场战争和它背后的整个社会的虚伪幻象。然而,李安却没有让比利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将这个人物向上推进了一把,让他主动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接受命运的挑战,履行自己的使命。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今日(5月7日)最新油价:92,95汽油,柴油价
  • 全国降水增多增强 北方多地风沙降温来袭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草湖项目区党委委员、副主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