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外语电影新闻 > 正文

暑期档5部电影4部亏 “保底发行”是否有利?

2016-08-11 15: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  刚刚过去的“七夕节”终于让电影人稍稍松了一口气,这个七夕节史上票房最高达2.49亿元。《盗墓笔记》一枝独秀,一晚上就拿下了1.35亿元。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盗墓笔记》10亿元票房保底发行,有戏。而暑期档其他4部保底发行的电影,全都没戏。

­  是什么原因,让近年来流行的这一电影发行方式,突然失灵了呢?

­  记者昨日采访了电影界多方人士,他们表示,这是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拐点出现后的必然现象。当然,更直接原因是,热钱涌入发行追捧制片业,电影质量下降,导致观众不买账所造成的恶性循环。

­  “保底发行”

­  成热门电影词汇

­  “保底发行”这个词,几年前还是个生僻的电影术语,而从前年起,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只要关心中国电影的人,会时常挂在嘴边的词。

­  票房保底发行,就是发行方对于制片方的票房承诺,对于看好的影片,发行方进行早期的市场预估,制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即使实际票房没有达到保底票房数字,发行方还是要按这个数字分账给制片方,如果超出,那分账比例会对发行方更有利。

­  昨日,一位汪姓资深发行人士告诉记者,保底发行方一般在拿到公映许可证之后,就会把钱先打给制片方,此外还要承担一笔电影的宣发费。而当票房超过保底数字,保底发行方就能根据协议拿到超出部分高于惯例的分成比例。如果票房不好,没达到保底数字,发行公司就赔大了。

­  这其实是发行商的一次“赌博”,风险巨大。受益的当然是制片方,电影还没上映就拿到了钱。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好看爱情剧情片盘点推荐 新颖剧情不落俗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