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主角超级英雄的成长路线引热议
“汽车人,出发!”这句令几乎每个男孩都热血沸腾的口号,本周末将在上海世贸商城上演的2016赛博坦年会迎来原声———为擎天柱配音30年的彼得·库伦来沪参加这场国内最大规模的变形金刚家族派对。“变形金刚”系列的拥趸遍布全球,人们在迷恋大黄蜂、擎天柱的背后,是这些超级英雄穿越时空的强悍生命力。
有学者指出,除了变形金刚,星球大战最新系列里的正义少女、超人、蝙蝠侠、美国队长等众多超级英雄的历险路径,都能从一部西方神话学巨著《千面英雄》中寻到母题,甚至包括《阿拉丁》《狮子王》《美女与野兽》 等动画大片中也能看到这部著作的影子。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在书中提炼的英雄“启程-启蒙-考验-归来”叙述模式,几乎是西方创意小说写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成了众多超级英雄大片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与结构模式的生成机。
不过,近些年来,追求新花样、提供新口味的商业需求,使得不少追求个性的导演、编剧开始反思“英雄之旅”固定叙事的程式化弱点。
神话学巨著 《千面英雄》点亮银幕传奇
说到坎贝尔《千面英雄》的超级粉丝,最出名的当属《星球大战》系列导演乔治·卢卡斯。他曾坦言,写作《星球大战》剧本,正是受到了坎贝尔著作的启发。比如在最新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中,抵抗力量的飞行员受到黑暗势力追杀,迫降后将重要地图交给球形机器人保存,机器人遇到拥有正义感的主角少女,少女历经身心考验激活自身超级力量,成为绝地武士必需的原力。如果套用《千面英雄》中关于英雄“启程-启蒙-考验-归来”的叙述模式,电影情节就不难理解了。少女和飞行员踏上太空历险道路是“启程”,明确使命是“启蒙”,经历战火洗礼是“考验”,最终击败帝国舰队为人类带来希望对应最后的“归来”。
从《千面英雄》中受益的,又何止乔治·卢卡斯一人。复旦大学教授严锋说,在科幻大片《2001:太空漫游》的写作过程中,导演斯坦利·库贝利克就曾把这本“英雄圣经”介绍给科幻巨匠阿瑟·克拉克。好莱坞著名编剧克里斯托弗·沃格勒为迪斯尼工作室写过怎样运用 《千面英雄》的内部备忘录,因此催生了《阿拉丁》《狮子王》《美女与野兽》 等一系列热门动画大片。
可以说,坎贝尔在《千面英雄》里关于英雄成长基本模式及其变体的研究,点亮了银幕上的美国神话。书中很多神话原型细节也浸润在电影的情节设置中。比如,鹰与蛇的二元对立,是苏美尔神话的重要母题,在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里,凤凰恰是鹰的变体,代表正义者、哈利波特等光明世界,蛇则意味着黑暗世界,表现为邪恶者、伏地魔等。罗琳试图返回神话母题,宣告凤凰对蛇的胜利,因为只有这种胜利,才能重构光明与平等的魔法王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