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你看懂了吗 幕后解读影片到底讲着怎样一个故事

人民网   2018-02-25 12:46

­  演员哪有不受伤的? 海清有我的“影子”

­  一边是大投入,一边是演员的玩儿命出演,近四个多月的拍摄《红海行动》把每个人都锻造成了一名军人。坠车、骨折、抽筋、痉挛在影片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从张译到海清,从蒋璐霞到黄景瑜,所有参演人员似乎就没有不“挂彩”的,“这里没有明星,只有演员,只有中国军人”。

­  有人背后偷偷地称林超贤是“魔鬼导演”,因为片场之外,所有演员每天都需要进行大体量的体能训练,用他们的话说“导演对自己也绝不手软”因为“观众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

­  场外无情,片中“有情”,《红海行动》中女性角色的主观叙事,令许多观众为之动容。无论是海清饰演的战地记者夏楠,还是蒋璐霞诠释的特种兵佟莉,她们身上都充满着不输男儿的执着信念,这些对海军蛟龙突击队真实刻画的点点滴滴,林超贤用心诠释,所有人物情绪的宣泄不超过全片的5分钟,但就是这不足5分钟的戏,让她们成为枪林弹雨中的一抹红,也让她们成为影片内点在所有人内心最朴素情感的朱砂。

­  “在军人使命感之外,战争会激起每一位普通人骨子里的正义感,这是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挖掘。”这是林超贤喜欢“夏楠”的原因,同情她的遭遇,钦佩她为揭开真相所做出的抉择,某种意义上,《红海行动》主题更大,想要表达的意义更深,想说的话也不仅仅限于战争本身,林超贤甚至说,海清身上有他的“影子”。

­  拍片就要脚踏实地 下一部很想拍空军?

­  4个月的实拍,5个月的后期,从粗剪的三个多小时,到龙标版的138分钟,林超贤说他的每一剪都很难,考虑节奏,考虑主题,考虑故事。有人劝他找人帮忙,他不舍得;有人提议部分棚拍,他婉言拒绝,他说,他不喜欢画出来的东西,“特效对于现实主义题材是最要命的” 打动不了自己,怎么打动别人?“只有实拍,我才有脚踏实地的感觉。”

­  就这样,为了拍一个镜头,林超贤在两个山头不停地跑上跑下,不停的测角度,算方位。为了更直接地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片中爆破戏也全部换上了真炸药,观察爆破效果,评估安全指数,连冒出多少黄烟、白烟的比例,他都要精确计算,那段时间林超贤重压下变得有些焦虑。

­  海军、陆军都拍过了,许多人猜测他下一部大电影是否会瞄准空军?大笑之余,52岁的他坦言“如果真能把海、陆、空都拍一遍,那我此生就了无遗憾啦。”其实,与他而言,影像仅仅是个载体,林超贤最大的遗憾是这辈子没有成为一名真正意义的军人,他的军人梦也许只能在光影世界中实现。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河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八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广州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朱立伦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520”后全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