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真实事件原型揭开 现实蛟龙突击队究竟是怎样的

解放军报   2018-02-20 12:07

两个“00后”的相遇

  李飞飞有时候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成为中国海军特战部队中的一员。

  “蛟龙突击队”的神秘气质和响亮名头,双重加持着这位“00后”新兵,时而让他热血沸腾,时而让他荣耀自豪。

  但很快,李飞飞尝到了另一种味道——苦和累的味道。

  每天,他要限时做300个俯卧撑、200个蛙跳、100次引体向上,还要跑几次400米障碍。一个月还不到,连队就统一组织了他们这拨新兵10余次武装越野,这还不算几次负重行军训练。

  在接下来的1至2年,李飞飞还要熟练掌握海、陆、空多达上百件武器装备的使用,学习跳伞、爆破、潜水、攀登、滑雪等本领……

  “一钻林、二上天、三下海”——每天晚上,一身疲惫的李飞飞躺在床上,一边念叨着这句目标,一边暗自感慨:蛟龙突击队员的锻铸之路果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这位出生在新世纪,伴随着共和国最新成就、汲取着最好营养的年轻人,来到蛟龙突击队之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记住,你们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

  李飞飞曾问班长“特殊材料”的含义。班长回他一句话:“担负特殊使命,必须把自己锤炼成‘特殊材料’!”

  18岁的李飞飞或许不知道,他所加入的“特殊材料”打造的蛟龙突击队,堪称他的“同龄人”,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00后”——李飞飞出生2年后,蛟龙突击队才应运而生。

  某种意义上,两个“00后”的相遇,正是新时代强军故事的一个典型缩影。

“我是蛟龙突击队这所学校毕业的”

  一上训练场,李飞飞就感到“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先扛起圆木冲刺100米,再扛起轮胎和弹药箱各冲刺400米,李飞飞和战友顾不上喘息,在班长尹龙的喝令下,又在跑道上推起了猛士车。最后,他们在沙石地上爬了一圈战术……

  看着眼前这群新兵疲惫的神情,尹龙不为所动。在他看来,这只是蛟龙突击队极限体能训练的寻常一幕。当年,一次手榴弹投远训练,至今仍是他的刻骨“记忆”。

  当时,尹龙是全连为数不多的能投过30米的人。

  第一次,37米,班长谢培亮说让他再使点劲,争取超过40米;第二次,38米。排长为了激励他,站在40米的地界上冲他吼道:“砸不中我你就不是男人!”这下尹龙急了。他把右手的手榴弹换到左手,往右手手心吐了一口吐沫,单手搓了搓,拿回手榴弹使劲一扔,41米!

  全连沸腾了!顷刻间,一股自豪感在尹龙心中油然而生。谁知就在这时,连长支亚峰冲上前,一脚把他踹倒在地。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