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男高抄袭热血高校?青禾男高电影讲什么好看吗
碍于日本电影《热血高校》所展现的校园暴力,这注定是一部无法被国产电影翻拍的作品,但这却并无法阻挡蒋卓原另辟蹊径的“智慧”,将它国的校园暴力与抗日背景两相融合,于是乎一部风格奇特,尴尬造作的《青禾男高》便就此诞生了。
这种为了过审而强加的背景,导致了整个电影剧情的逻辑是并不连贯的,例如读书会这种很好的矛盾张力,都不过只是电影为了突显爱情,青春热血的噱头,且那让人常常有感错乱的服装道具也无从让人真正的去回望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并不夸张的说《青禾男高》所呈现的东西,其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在奉行高压奴化政策下的伪满。
电影《青禾男高》想表达什么?青禾男高抄袭热血高校?
在《青禾男高》看到的不是校园霸凌,只有热血打架,其中间略有拖沓,转折突兀。导演不满足讲爱国,他的野心更大。如果仅仅讲个爱国,那么柳禾父女这条线应该成为主线之一,但是从影片的一开始,柳禾的状态就是已经理解了柳部长的屈从,父女间的隔阂已经不存在了,很有戏的一条线简略成了渲染的作用,只从柳禾的自述中涉及了一下。
反而柴田姐弟之间加入了很多背景回顾和心理描写,特高课头头吃面思家的那段戏也不是白白放那的,种种之间凸显了时代悲剧的内核,柴田弟弟的一句“日本也是军人说了算”和柳禾面对柴田姐姐时提及的美国敲开日本国门的黑船事件,将他们所有人悲剧命运的罪恶推给了军国主义。
作为一部抗日的民族电影,《青禾男高》的骨子里仍旧还是导演对日本文化的钟情推崇,种种对日本电影《热血高校》和日漫风格的借鉴,都使电影在完全没有本土时代地气可言的感觉中,更多是一种消费暴力,消费娱乐的扭曲,而把一群热血青年为了打架而打架的青春,在这种日漫风格中刻意拔高到家国民族高度所赋予的内涵,令人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