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导演张杨:让我完成了一次电影的朝圣之旅
然而,都没有。
从大雪纷飞,到春暖花开,小溪潺潺,夏日炎炎,最后又见大雪纷飞,朝圣者依旧如故,他们只是往前走着,保持一个虔诚的匍匐的姿态,磕长头让黝黑的脸上唯有额头一处因掉皮而变白。当朝圣队伍拖拉机车头被路上的车辆撞坏,没有出现争吵,司机说车上有人等着急救,于是众人提醒了司机几句后就放他走了。遇到浅浅的溪流,大家相视看了一眼,就脱掉厚重的衣服,照样一路磕头过去。旅途上钱不够花了,就去打零工,赚得旅费后继续上路。
《冈仁波齐》中有生有死。朝圣途中,孕妇忽然临盆产子,生下孩子之后继续上路,朝圣的队伍中有了婴儿的啼哭声。“这是真的,没有刻意设计。”张杨说。
影片中还有一个片段,年迈的老人在某天清晨离世,众人把他葬在“神山”的怀抱,没有痛哭只有祝福,然后继续赶路。张杨说:“这个情节是整个影片中唯一一处安排的剧情,因为他们对于生死的态度不一样,我希望这个小小的朝圣队伍中,能容纳尽可能多的人生样貌,出生,死亡,受伤,每天的聊天和祈祷、磕头,这是人类都会遇到的事。”
“神山”冈仁波齐山脚下,空旷的雪地上,几个人依然行进在朝圣的路上。当画面定格,电影结束,朴树的歌声响起:你在躲避什么/你在挽留什么/你想取悦谁呢/你曾经下跪/这冷漠的世界……
有的电影院里,出现这样的情景:很多人还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着朴树的歌,不愿离去。
张杨说:“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我也拍过比较商业的电影,《冈仁波齐》让我回到内心,拍与自己内心相关的东西。今天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没有太大惊喜,因为我拍摄的目的不是要去赢得票房,这就是个小众的东西。我相信观众有他们的判断力,需要市场有不同的电影出现。”
从影片2013年11月拍摄完成至今已经3年半,这些朝圣的人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们还能回到过去的生活吗?
不久前,摄制组带着这些疑问,又回到了普拉村,探望了这群朝圣的人——
张杨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屠夫江措旺堆在磕头之后,腿脚比以前利落了,不再杀牛宰羊;尼玛扎堆一家没什么变化,杨培爷爷依旧在山上放羊;斯朗卓嘎依旧放牛砍柴做家务,普通话退步了,目前没有生育;在朝圣路上生下孩子的次仁曲珍又生了第二个孩子,如今大儿子丁孜登达已经3岁多了;仁青旺佳由于身体原因,仍然在家放羊,见过世面之后,他更成熟了;达瓦扎西离开村庄,到大理、拉萨打工至今……
“他们跋涉于朝圣路上,就如同我们去聚会、去超市、去打牌、去散步。朝圣后,他们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生活状态,该放羊的放羊,该务农的务农。反倒是我,完成了内心一次电影的朝圣之旅。”张杨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