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柏林归来 如何从一个小镇女孩成长为一个电影导演
中国青年报 2017-02-28 09:10
《笨鸟》中呈现的湖南安化茂密的森林、容易起雾的环境、阴雨绵绵的天气,为电影增添了浪漫色彩,也为主人公林森的前路增加了不确定性。
出生于1984年的黄骥,在18岁时才第一次离开家乡——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县城,独自到北京电影学院求学,那时候的她,大概也有这样的迷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以下简称“中青报”):电影为什么取名《笨鸟》?
黄骥:《笨鸟》就是一个即将成年的少女,她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者是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她又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就像林森,她会做一些非常笨拙的事情,而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她发不出自己的声音或者飞不起来。她想说,她想唱,她想飞,她想变成这样一只鸟,但最后她其实只是一只笨鸟。
中青报:你是如何从一个小镇女孩成长为一个电影导演的?
黄骥: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村里的老人都会提前去拍一张遗像,这是一件十分有仪式感的事情。拍之前,他们都会洗头、洗澡、刮脸,穿上新衣服,非常隆重。老人去世后,遗像就会挂在家里的堂屋墙上,家庭成员逢年过节会祭拜。这种仪式感的对比对我的冲击特别大——这些人活了一辈子,如果没有留下照片,后人慢慢就不知道他是否存在过。就这样,我从小对影像和存在的关联特别感兴趣,后来自然就想到考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