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剧情片《八月》发老照片回忆杀 重现90年代故事

北青网   2017-02-09 09:01

­  暖春温故好时光 《八月》重现90年代生活故事

­  作为怀旧主题的影片,与院线青春片常有的相爱相杀不同。《八月》采用黑白摄影,将镜头对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方小城一个普通人家的生活。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温故,与时代意象的重现,引发观众共鸣。电影中出现的老房子、老街道等场景,勾起人们回忆。导演张大磊曾在采访中提到,为了还原90年代场景,寻遍内蒙古。“我在内蒙古就没事出去拍,找遍了老建筑,直到开机,我才发现很多都拆掉了。拆房子,把之前经历过的时间就抹掉了,这让我特别觉得遗憾。我大爷正好有个老工厂,那里有套房空了,我去那一看,那里等于是被遗忘的一群人,他们院子还那个样子,人的生活方式还保留着,所以挺幸运能拍到这些场景。“影片之所以能够成为金马最大赢家,缘于导演鬼魅的拍摄技巧使得《八月》的情绪得以传递。第53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许鞍华导演这样评价《八月》:“虽然是在内蒙古拍摄的非常有本地特色的影片,但影片的情绪是可以传递的。我是香港人,也一样很感动。张大磊的技巧蛮鬼魅的,本来应该很难“骗”到我这样的导演,但他做到了。我还要再看这个片子,看他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金马光环和众多影评人的高度评价,使影片未映先火。

­  用影像致敬时代 老照片回忆杀掀怀旧热潮

­  春节期间,电影《八月》发布的“老挂历定档海报”、“春节手绘海报”均带有浓浓的时代气息,内容形式符合影片的文艺气质与故事情节,充满时代情怀。《八月》官方微博发起的“老照片回忆杀”线上活动,得到网友响应,纷纷晒出家里的老照片,分享影像中的岁月故事,共谱怀旧热潮。网友晒出的老照片,有童年记忆、家庭故事、老一代人的浪漫爱情,有像《八月》一样的三口之家,也有那些年拍过的大头贴和艺术照。都是个人记忆,也都是时代共鸣。正如网友@酴蘼不离对童年的解读“记忆里的童年是一段永远如炊烟般存在的时光,有烟火气的温度,有朦胧感的色彩。每每春节回家翻到旧时照片,恍然间都有种横跨时空的错觉,画面里的好时光,记忆里的人们,好想认真和你们来一句问好。”与张大磊导演谈《八月》的创作初衷,不谋而合。2008年的一个周日,张大磊去姥姥家吃饭,看见母亲用小勺给老人喂饭,想起1994年的夏天,姥姥也同样给太姥姥这样喂饭,一时间回忆涌来,那一刻他好像真的听到了1994年的音乐声和那时经常会听到的火车鸣笛声从远处传来。记忆的感知,让人们在春节的团圆时刻用影像追忆记忆中的美好时光;时代的感知,让电影人用影像致敬充满迷恋的闪光岁月。《八月》将记忆的静与时代的动,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如同家里的老照片,带人直抵内心深处最珍贵的时光,上映前就引发了怀旧热潮。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在商业大片林立的电影市场中,高品质剧情片《八月》无疑是春季档的一股清风。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高级副总裁
  • 中央财政拟支持这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两部门部署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