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中场战事》结局是什么意思?解读比利林恩最后回战场

中国网   2016-11-16 10:14

  在这个故事里,她们恰好是他们的对应存在,而可悲或者说难堪的是,甚至他们之间彼此吸引,也绝非是出于“心有灵犀”(比利语),而只是基于浅薄,以及,荷尔蒙。

  但是,李安对所有人都是体谅的,他知道,世事如此,人情如此,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吉光片羽的真情,就足以支撑我们继续向前。

  因此,《中场战事》吸引李安的,本质上还是因为它一如既往地讲述了“败者”的故事(别忘了,比利·林恩最后既没能拯救班长,也没能拯救姐姐)。

  作为“撤退到台湾”的外省人之子,李安始终着迷的正是各式各样的败者——王佳芝、绿巨人、少年派、李慕白——的故事。甚至,在他的电影里,实则也没有胜者,因为不管是易先生,还是玉娇龙,或是郎雄化身的父亲们,最后也都赌输了。

  《中场战事》看似是关于当代美利坚的,是特别案例分析、特别促狭地讥讽美式资本主义的。

  然而,和以往的李安电影一样,它又绝不仅仅只是瞄准了当下。

  在清朝的武林、在印度的轮船、在南北战争的战场、在1970年代的康州中产家庭、在1990年代的台北饭店里,人和物完全不同,但是理性和感性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无法理解,却是亘古不变。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