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长征题材电影盘点:难以磨灭的影像记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10-17 08:55

­  历史上参加长征中的女性很少,大多数女兵都在四方面军。长征时期,恶劣的自然环境与险恶的敌情,力量悬殊的战斗,加上女性体能、生理方面的特点,都使得她们比男兵要经受更多的苦难和考验。《祁连山的回声》正面表现了妇女独立团的战斗经历,也体现了女性的温情。而“女的不能当俘虏”,又特别强烈地表现出妇女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

­  《姐姐》表现红军西路军一个掉队的女兵、一个小号兵,与一个裕固族小姑娘追赶部队的故事。这部艺术片有诗化的氛围,没有曲折的情节,从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对比中,表现人与自然的顽强抗争、生命的价值以及红军精神的伟大。

­  《马蹄声碎》表现红四方面军5个女战士追赶部队的故事。影片细致地刻画了女战士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影片的演员表演、影像、化妆服装道具都尽力展现当年的艰苦环境,非常震撼。

­  长征中也有一些少年战士,他们的长征有更深层的意义。1989年,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少年战俘》表现小红军被俘后与马匪的斗争,歌颂了少年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  1986年八一厂拍摄的《草地》讲述红二方面军后卫连与红四方面军的一些伤病员、小战士等过草地的故事。影片最动人之处在最后:小战士们带着大家仅剩的粮食,竭尽全力完成了“追上大部队,将一件重要文件交给党”的任务。当首长打开“重要文件”时,发现上面写着:“我们请你们交给党的就是你们自己……”

­  军史专家总结,红军长征时要面临三种战斗,第一是国民党军与军阀的追击,第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第三是党内斗争。这几部片子既表现了困境、逆境中人的抗争和奋斗,也写到了困惑和动摇,还对党内的错误路线给予了批评。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以往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长征电影中也有所表现。这一时期是长征电影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影片,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体现出创新精神,美学上最突出的是对“纪实性”的追求,注意还原历史和时代的真实面貌,演员的表演也力求平和自然。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美国联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贵州做好地质灾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