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协回应百花奖评选质疑:所谓揭黑基本不是事实

检察日报   2016-09-30 10:12

王彦林(辽宁,大学生):

  评委都坐在舞台两侧,屏幕在观众席最后面,离我们几十米远,只能看到柱型图,根本不可能看到屏幕上的得票数,看到“揭黑”那篇微博真的有些心寒。

 周秋宁(河北,培训机构职员):

  评审工作公平、公正,我们每个组都有影协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做过任何指引和暗示。看到那篇“揭黑”微博时,我就发现,那是一个临时的账号,两天后就删除了,感觉像是别有用心的人干的,他在给我们大众评委抹黑。

评选面临难题

  孙崇磊向记者介绍,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最初那些年,中国电影没有这么发达,影片数量少;投票通过《大众电影》夹杂的选票进行,媒介单一,实际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如今,中国电影发展迅速,电影产量和传播媒介多样化,投票方式多样化,观众的观影品味日趋多样化,众口难调,这些都给百花奖的评选带来了困难。”

  在入围影片的推选方面,孙崇磊告诉记者,根据评选章程的规定,百花奖的评选有两个条件,即进院线的电影票房达到500万以上或没进院线在电视播出3000万人次以上的,即可入围百花奖。经过筛选,今年入围的影片有221部。“之后,组委会联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旗下骨干院线的100名影院经理,于2016年3月专门召开了百花奖入围候选影片的投票,投出前十部影片。”

  记者注意到,曾有人质疑,无论对流行性的审美还是对于艺术性的审美,作为运营者的影院经理都并无优势可言,他们有何资格来为观众划定最受欢迎的电影范围?同时,从中国的实际看,影院往往与电影的制作者关系密切,十大院线几乎都由电影公司或与电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媒体控股,或者与电影公司同属于一家集团旗下——这又如何保证影院经理投票选定候选影片的公正性?

  对此,孙崇磊回应称,这也是无奈之举,“入围影片多达两百余部,试问除去影院经理,谁能每部都看过?”

  他介绍说,十部候选影片产生后,在中国文艺网、智慧文艺网官网上进行投票。同时,在全国30多个省40多个城市的100家影院进行了票箱投票,将纸票和网上投票叠加最终产生了2600多万张选票。“在网络投票环节,尽管组委会近年来致力于通过提高技术手段规避刷票行为,但也只能规避特别明显的刷票行为,无法完全杜绝;而在影院的投票过程中,通常会给影院多发选票,但一些粉丝偷偷拿走大量选票,然后投进票箱,给评选工作带来困难。”

  “除了前期投票环节困难重重,现场评委的选拔工作也存在不少障碍。”孙崇磊说,最终决定奖项归属的101位现场评委,除从电影节举办地唐山通过电视海选层层选拔产生25名本地评委外,其他76名是从网络投票中分三批随机抽取的,在抽取后,组委会需要通过电话一一联系、落实。“很多被抽中的人电话打不通,一些好不容易接通电话的人还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说:‘是骗子吧?’然后挂断电话。”

  在艰难确定现场评委名单后,组委会还将面临评委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需要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摒弃个人喜好,根据作品投票。但如何让评委能够完全做到这些,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改革势在必行”

  一位专家这样评价:与其吐槽评奖结果,不如对百花奖的评选机制提出建议,让其更加完善。

  孙崇磊也表示,尽管引发舆论热议的《直击百花奖黑幕》“没有一句是事实”,但这一事件的爆发,还是让中国影协领导意识到,对百花奖评选进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当初制定的评奖办法已经明显滞后。如何进行改革,让百花奖评选更趋于合理,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让观众满意,让电影人满意,这已成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孙崇磊提出了四点改革思路:

  第一,使评选过程更加透明,包括评委名单、初选票数、终评实行实名投票等。

  第二,加强过程监督和记录,所有环节必须有视频录像和数据记录,做到可以随时追踪。

  第三,粉丝观众与普通观众科学划分比例,适当提高中年观众的比例,使评委构成更加体现群众性。

  第四,加强评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电影艺术的引导,通过有公信力的权威人士的培训,提高评委对电影的鉴赏力。

  “这还只是初步构想,但改革势在必行。”孙崇磊最后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
  • 临夏州纪委监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 吉安市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金强严重违纪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