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二情书》入围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多项提名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电影报社、中国海外电影推广公司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简称“中青影展”)将于2016年10月13—15日在中国大连举行,这是国内唯一“国字头”的影展,以“电影新生代,开启影像青春力量”为主题,由青年电影巡展(包括高校巡展、影院展映、表彰盛典)、青年影视创新孵化器(包括青年影视创业空间、影视人才培训、青年影视投资等)和中外影视文化交流三大板块组成,影展主要针对院线电影,同时也关注网络新生力量,有近千部影片参展,而与“韩二”(韩寒)、“唐三”(唐家三少)、“郭四”(郭敬明)并称“新四大才子”的湖南岳阳籍青年作家张一一编剧的青春校园电影《最二情书》近日获悉入围此次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宣发团队、最佳营销创意、最佳原创音乐、最受网友喜爱的网络大电影等多项提名,引发广泛关注。
《最二情书》纪念“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400周年
《最二情书》是纪念“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电影作品,以汤显祖第18代后裔汤若梦写给大学校花柳如烟的18页情书为明线,以一本古本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为暗线;以汤若梦的人生成长及其与大学室友朱霸杰、宋中基和文学社关晴晴老师等6种不同的恋爱史观为主线,以他们的友情、亲情、爱情为副线。电影中既有对80后文学时代的记录和缅怀,又有对大学生青春期性心理的真实反映以及对当下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矛盾冲突的深度思考,悬念跌宕起伏,笑点哭点交织,而电影中的七步作鹤顶格藏头诗、汤显祖与关汉卿后人争辩“中国古代四大名剧”公信力、“潘驴邓小闲”撩妹法、终极轰炸表白法等众多笑料百出的桥段,成为了开学季里备受欢迎的一部校园题材电影,许多大学新生纷纷表示,“好期待能像汤若梦那样靠才华追到校花级别的女生。”
随着电影的热议,《最二情书》中的三首原创歌曲也在网络上不胫而走悄然走红,孔东东演唱的片尾曲《文艺男青年之歌》吸引了来自豆瓣、知乎、天涯等网络社区大批文艺青年的热捧;由著名音乐人高进作词作曲的电影插曲《爷们》则唱出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被歌迷称作“《我的好兄弟》2.0版”;电影插曲《新牡丹亭》更是因为歌颂“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忠贞不贰纯粹爱情走红网络,在前不久王宝强马蓉和张纪中樊馨蔓两对夫妻档“出轨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新牡丹亭》被网友认为“娱乐圈明星最该听的一首歌曲”,由于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一个文化事件,这首被认为是继李玉刚《新贵妃醉酒》和霍尊《卷珠帘》之后最优秀的中国风歌曲《新牡丹亭》也成为将登上2017年央视春晚舞台的最热门歌曲之一。
对于《最二情书》不负众望在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获得多项提名,不少观众认为实至名归,《最二情书》无疑是当下商业片横行的电影市场一股清流,也有网友表示“入围虽多,但我最看好获最佳编剧、最佳营销创意、最佳宣发团队、最佳原创音乐这几个奖项,翘首等待中。”
附《最二情书》相关影评:
《最二情书》里“才子佳人”的继承与突破
中国传统说部中的才子佳人,自晚明以降,成为一支主流。孔尚任的《桃花扇》、王实甫的《西厢记》及至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风头一时无两。这类故事,无外讲述才子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却偶会佳期,与良人相恋,经过重重艰难险阻,最终修成正果。恰是这种现在听起来似乎已俗烂的故事结构,却历经三四百年而不朽,为人津津乐道。究其原因,当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扎根在中国人心中的一个原始基因,它显现出中国文化里关于深稳处世的乡愁般的理想。
近日,由青年作家张一一编剧,“鬼才导演”李炳执导,吕行、石靖怡、安与骑兵等联袂主演的网络电影《最二情书》,正是此类才子佳人传统在当下时代的一个注脚。电影围绕楚天大学五个初出茅庐的大一新生追求自己的理想型女友为线索展开。他们就像古典小说中进京赶考的秀才,青涩天真,朝气蓬勃而稚气未脱,对异性充满浪漫奇情的幻想,却又莫名的有些惧怕和不耻。其中,电影的主人公汤若梦,如果给他换上长衫,俨然就是从《牡丹亭》里走出的柳梦梅,或是《白蛇传》中走出的许仙,穷酸而文雅的当代“秀才”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有趣的是,编剧将汤若梦这个角色设定成“东方戏剧圣人”汤显祖的第十八代孙,浮生若梦,似假非真,他先祖笔下一往而深的故事,似乎成为百多年后他的真实人生。加上女主角极具古典韵味的名字——柳如烟,凡此种种令电影本身弥漫着一种梦般的氛围。
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往往佳人比才子更富勇气与独立精神。《桃花扇》里的李香君在亡国灭种的大危局里,为了证明自己的名节不惜桃花泣血,以死名志;《白蛇传》里的白素贞,更是为救许仙,水漫金山。在电影《最二情书》中,女主人公柳如烟为了理想,在酒吧驻唱,对于人情世故远比汤若梦谙熟得多。为了成全汤的文学绮梦,在最后时刻也是柳如烟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了他所爱的人。
但是《最二情书》相比于传统的爱情故事,有一个大的突破——男人获得主动争取自由的勇气。汤若梦纵然拥有所有古典书生的特质,但他同样具备了当代青年的一些品质,这也是《最二情书》价值的体现。当他写给柳如烟的十八页款款情书被公之于众后,在身心遭受巨大打击的情况下,他开始逃避,这和古典说部中的才子的行为如出一辙,但是他的逃避不是自暴自弃的厌世,而是韬光养晦,重新证明自己的缓冲。最终,汤若梦用行动再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柳如烟表白心迹,突破了传统小说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点到为止不说破的矫情叙事(这样的叙事更适合40集以上的电视剧)。这也使得电影呈现出的故事更具冲击力。作为一部容量不大的网络电影,它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观众对于happy ending的心理需求。(文/Lara)
《最二情书》:那时的爱情一无所有却力敌千钧
一一老师发来短信,让我为他最新编剧、监制的青春爱情电影《最二情书》创作一首主题曲的时候,我正在整理房间,手里恰好握着一本多年前的摘抄笔记,里面夹着的,是几页未曾用完的信纸——像几片失了水分的枯叶子,我却一刹那就记起了它们当年淡淡的香水味。
原来,时光从来就不曾慈悲过。你以为过去的、忘记的,它偏偏要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间,用它独有的方式,提醒你记起。
如今,《最二情书》风靡网络,在年轻人当中引起极大反响,看一遍《最二》甚至被网友评选为2016年七夕情人节必做的10件事之一。而我,总想提笔为这部电影写点什么,不写拍摄手法,不写主题思想,只想写一写年少时的爱情——那时的爱仿佛一无所有,又仿佛力敌千钧。
太久不曾写过信了,总是怀念笔尖落在厚实的信纸上时,心里那份热切的盼望;更怀念学生时代稚嫩却又虔诚的爱情。更加年轻的一代人,早已经习惯了信息和网络,也许体会不了曾经的我们是如何把年少的心事小心翼翼工工整整的烙印在信纸上,再用尽全部力气去等一个人回信时的心情。“那时候多傻”,我们自嘲地说着,眼角却挂着笑。
那时多么年轻,那时还不懂人生的艰难;那时的爱情裹着蜜,洋槐花在风里肆无忌惮的笑;那时的我们可以听到彼此砰砰的心跳,仿佛穿过洪荒的河流,击着崖石;那时的承诺那样的不切实际,却又热烈亦真诚,小小年纪却恨不能相伴白头,儿孙绕膝。“那时候多傻”,我们自嘲的笑着,眼角却挂着泪滴。
谁说那时候是最不懂爱情的年纪,明明那以后,再不敢那样的毫无保留,不计得失;明明那以后,再也没有了念念不忘的勇气。
年复一年,旷野上蔓草疯长,我们像极了《最二》里面的东哥——她喜欢唱歌,就给她一个舞台;她心里难过,就陪她喝酒聊天;她被人欺负,就先问问我手里的刀答应不答应……为她做了所有的事,却唯独不敢举起酒杯告诉她:“姑娘,你那么美,我多想日日为你洗手作羹汤。”如今的我们,不任性,不纠缠,不疯狂。
回不去的曾经,一眼望不到头的旧时光,再不会遇见的人,再不会说出口的话——你以为会被光阴抛在脑后,却不料一直都在心底。
果然,时光从来就不曾慈悲过。你以为过去的、忘记的,偏偏一部《最二》,你又想起那时多么年轻,曾经有那么一个人,你好想白发苍苍的时候,还和他在一起。(本文作者杨桃系是《最二情书》主题曲《新牡丹亭》词作者和演唱者,被网友称为“400年才女”)
《最二情书》:悼念文学青年的那个美好时代
曾经被指是“垮掉的一代”的80后,一夜之间竟如雨后春笋般由懵懂少年成长为时代的中坚。当下不管是科技、体育、娱乐、商业还是哪个领域,80后都已成为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80后的文学青年同样也是如此,昨天,他们还是一批在各大论坛上,在争吵和无聊中度打发时间的愤青,昨天写的文字还是沾沾自喜自娱自乐,今天的他们,已经破茧成蝶,逐渐在影响着这个时代。
如韩寒、郭敬明、张一一等人,他们除了率先其他的文学青年推出自己的文学作品并一举成名之外,近年来更是把触角从文学界深入到了其他领域。当年他们出版自己的文学作品的时候,读者也不过是一帮小孩子,在社会上无法掀起多大的波澜。可是谁也无法预料到,就是短短的几年,郭敬明推出了《小时代》《幻城》影视剧,韩寒导演了《后会无期》,在旅游、传媒、营销、教育、经纪等领域干得风生水起的张一一也华丽转身推出了电影处女作《最二情书》,他们个人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已经令70、60、50那几个年代的长者不能再掉以轻心。
由张一一编剧、监制的这部电影作品《最二情书》,和《同桌的你》同样是一部怀旧的作品,是一部讲述80后一代人爱情故事的诚意之作。对当今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情书已经是久远的事情,而80后正好赶上了情书的尾巴。
影片中的男主角汤若梦,在一次文学活动中,偶遇女主角柳如烟,并且暗恋上气质与美貌并存的这位大学校花。80后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含蓄和低调的,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很少有勇气当面求爱或者死皮赖脸的出击。偷偷写一封情书,是当年很多年轻人表达爱情的不二之选。然而汤若梦却不幸遇上了富二代宋中基。宋中基也富也帅,而汤若梦虽然不难看,却是平民子弟。对于柳如烟,先是暗恋,之后是各种含蓄的追求,写情书成为他唯一的选择,这是他当时唯一具备的优势和表达爱的方式。除了文字,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与富二代一较高低的方式了。然而他绞尽脑汁万分投入写的那一封长逾万言厚达18页深情的把自己都感动了的情书,却被贴在了校园的报刊栏上,让“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他成为全校的笑柄在校园几无容身之地,他甚至打算为此退学……当然,后来总算峰回路转,他一次次被退稿后沉淀下来创作的文学作品终于陆续在文学刊物上发表,更是在和强大对手的爱情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信。
《最二情书》是一部回忆青春的影视作品,更是在悼念那个美好的文学时代。80后的时代,虽然金钱已经开始至上,但是人们还没有唯金钱至上。那个时代还热爱文学,众多的青少年做着文学梦,而不是发财梦、明星梦,那时候当诗人和作家还是很多年轻人最高的梦想。无数的青少年都在写作,投稿,希望通过发布作品获得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可是今天,人们更多的是期望通过财富的占有而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今天的青少年更多选择了开淘宝店、做微商、参加选秀以及搞直播、做网红,而只有很少的人还在进行文学创作,“我的隔壁住着一个作家”,不仅奢侈,而且几乎成了一个笑话。
当我们开始缅怀,是我们不再年轻,是我们开始选择了沉重。当80后的人开始怀念青春了,意味又一代的人开始变老,也意味着他们开始怀念他们在当时并不满意的那个青春。而在太多的80后看来,他们的青春才是最美好的青春。其实这和其他年代的人一样,或者感叹,或者感伤,或者沉浸在独特回忆的幸福里。不管是好是坏,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和体验。趁这种幸福和体验还未走远,《最二情书》给我们做了一次最好的回忆和记录。
“我们是文艺男青年,没有绝世的容颜;我们潜水在微博豆瓣,舞文弄墨不甘平凡。我们是文艺男青年,多才多艺不简单;我们孤独的骄傲自恋,悲天悯人多愁善感。联合起来吧,全世界文艺的男青年;让高富帅统统滚蛋,灵魂伴侣来到身边。联合起来吧,全世界文艺的男青年;坚守我们的价值观,捍卫我们的文艺范……”最后,以《最二情书》的这首片尾曲《文艺男青年之歌》,愿与所有还有文学理想的年轻人共勉。(本文作者刘一寒系是第一届“新概念作文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用梦想助力爱情,这样的青春才动人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镜头里女生朗诵的诗句响起,影片的故事也随之开始。日前,由著名青年作家张一一编剧,由“鬼才导演”李炳执导,吕行、石靖怡、安与骑兵、孔东东等联袂出演的电影《最二情书》,风靡一时。
楚天大学,迎来几位朝气蓬勃的大一新生,因为同住一间宿舍且都是单身,所住的寝室被学长们嘲笑戏谑般地评为“金箍五棒之舍”,五位青年愤愤不平,纷纷扬言要在大学找到女朋友,摆脱单身的宿命。就这样,热血青春的五位青年各自锁定目标,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爱之路,而故事的男主角汤若梦,也和校花柳如烟因为一封十八页的情书,在追寻梦想和爱情的道路上不期而遇,结下不解之缘。
汤若梦,自称是“东方戏剧圣人”汤显祖18代后裔,对校花柳如烟一见钟情,意外得知女神在校园文学社,便写下长达十八页的情书决心打动芳心,谁知情书被室友恶作剧公然张贴在告示栏,人尽皆知,自觉颜面扫地便灰头土脸地离开了校园。
青春与我们而言就是这样,任性且冲动,执著又敏感,勇敢又懦弱……我们都能通过《最二情书》这部影片,回望青春岁月的中所特有青涩、迷茫、彷徨、失落,寻找到未来的自己或者是曾经的自己。
柳如烟在十八页情书中看到了汤若梦的诚意和文采,便前去鼓励,汤若梦幡然醒悟,明白了情书也可以被公阅,喜欢她也可以让全世界都知道。之后,他努力写作投稿,终于黄天不负,他的十八页情书终被编辑发现,公开发表后名噪一时,也得以踏上追寻文学梦想的旅程。
一部稍显浪漫文艺的青春片,没有当下影片常见的套路——分手、出国、流产……只有一段尚未开始、前途未卜的爱情。影片的最后,柳如烟因为自己的唱歌舞台梦没有立马答应汤若梦的表白,但不可置疑的是,因为有了梦想的重量,这份感情会有结出一个温暖伤感的果实,也说不定。
青春里的悸动,如此朴实,不过如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撞当啷响,再自然不过。从青春里走过来的感情大多是情不知所起,是阴差阳错,是误打误撞,但后续所需的,是那份坚持和努力才能让其开花结果。两人在追寻各自的梦想上互相鼓励,相互欣赏,惺惺相惜,因为努力要在彼此眼中做最好的人,要付出的,也不能辜负了当初的欣赏和心动。
影片临近结尾,柳如烟反问汤若梦:“那你对我什么感觉呢?”汤若梦答:“爱得何苦谁知晓,你的容颜可倾城。”
青春里什么最动人,你不确定却坚定地去接近一份模糊的美好,愿意为它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你渴望、却从未想到过能得到那美好,只在山穷水尽、灯火阑珊处遇见,不论得失。于他们而言,这百倍千倍的努力是梦想,而这美好,就是对方。(等恒/文)
在商业片横行的电影市场里《最二情书》被认为是一股清流
《最二情书》文艺范好评如潮被认为是“才子佳人”的继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