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影节获奖《长江图》距“申奥”一步之遥
杨超坦言,之所以拍摄这部电影,缘起是自己对河流有特殊感情,距离家乡最近的大城市武汉拥有那么大的一条长江,曾让童年时期的杨超觉得惊奇不已。于是,想要拍摄长江的故事一直是杨超心中的梦想。2012年,《长江图》终于在上海吴淞口江面上开机,随后沿着长江溯流而上,途经上海、南京、铜陵、宜昌等十几个城市停留拍摄,一直到长江源头楚玛尔河,但杨超直言:“影片只展现出长江一半的美感。”
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李屏宾凭借该片一举拿下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方向)。谈起这次合作,杨超坦言,最初李屏宾不知道杨超是谁,但在看过剧本之后,再说到水墨这个概念以及用胶片来呈现,两个人一拍即合,才有了今天的《长江图》。
影片男主演秦昊前日没有现身现场,但他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这是自己出演得最为辛苦的一部电影。为了更好地诠释出主人公的状态,自己刻意增肥15斤,每晚狂灌水以达到第二天拍摄时脸部浮肿的状态,甚至好几天都不洗脸。除此之外,船上的条件也相当恶劣,没热水,没网络,大冷天还要跳到河里拍。
杨超表示秦昊当初是自告奋勇来的:“他是怎么看到剧本的我都不知道,有一次见面,秦昊跟我说看过《长江图》的剧本,我觉得我可以演,你觉得我可以吗?”
谈到时下艺术电影的困境,多年致力于艺术电影创作的制片人王彧表示,以前的艺术电影发行很悲壮,甚至要靠拼酒换票房。但如今艺术电影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每个城市都有一大群热衷艺术电影的观众,但目前市场对艺术电影的认知还很初级,还需要很多引导。
据悉,影片在全国公映时将有中国巨幕和4K版本。杨超介绍,很明显4K是2K的两倍。上海电影节展映的是2K版本,而且银幕不够大,亮度也不理想。正式上映还会重新做全景深,重新做音乐,还会有中国巨幕版本,整体呈现会更好。(记者 黄岸)
头评
世界越来越认可中国电影人
黄岸
《长江图》准备“申奥”、成龙获得奥斯卡嘉奖、华语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好评……这些消息对于华语电影圈来说无疑都是好事,也让关心中国电影发展的影迷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