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爱乐之城》:复古华丽的浪漫宇宙
两人走在洛杉矶璀璨的夜色中,沙泽勒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对手戏,两人坐下,聊天,起舞,就像五十年代经典电影中的一幕。舞蹈让一切显得顺理成章,让观众对命中注定深信不疑。这就是20世纪的诗意,导演和两位演员将其还原在银幕上,精美绝伦,令人动容。高斯林和斯通继《疯狂愚蠢的爱》之后再度上演了一拍即合的化学反应。看完《无因的反叛》后,两人一起来到影片中的格利菲斯公园天文馆,迷醉在星空下,这场戏简直让人难以言喻。
当然,情节还是需要有点波折的,当塞巴斯蒂安和米娅成为恋人后,问题就来了:他们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塞巴斯蒂安想开间俱乐部,但他所痴迷的音乐更适合博物馆,几乎没有人会愿意花钱去听。不过,直到和一位老朋友得到了一次演出机会,他才开始现实地看待问题。为了生存,他违心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乐队,在尖叫的观众面前摆弄音乐合成器。
如果说《爱乐之城》的前半部分是梦幻恋曲夹杂洛杉矶市井feel(尤其在米娅偶然残酷的试镜戏中有所体现),那后半部分就变成了艺术与商业、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朦胧博弈。塞巴斯蒂安应该留在乐队吗?奇怪的是,米娅忽然站出来表示反对(她不满男友过于充实的演出日程),于是两人有了一番争执。两人身份的互换多少显得有些令人难以信服。艾玛-斯通的表演充满亮点,将米娅时而积极坚定、时而沮丧彷徨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当她唱出那首哀伤的“试镜(做梦的傻瓜们)”时,浑身都散发着一个优秀演员的光芒。
随着两位主人公的命运开始交替起伏,影片披上了一层《一个明星的诞生》的暴烈色彩,也闪现出《瑟堡的雨伞》的捉摸不定。但这种感觉跟前半部分有些脱节。沙泽勒想要呈现一部歌颂经典好莱坞电影爱情观的歌舞片,但同时他还试图展现疏离年代的特点。这两者并不矛盾,《红磨坊》就曾经做到过。但他所选择的形式可能无助于实现他所想要的那种情感复杂度。相比前半部分的鲜活,影片后半部分的悲伤独唱和对唱有些过度,因此让人略感失望。总体而言,《爱乐之城》不是一部杰作,但它的激情和精致让人印象深刻。在错误地陷入忧郁之前,它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复古的愉悦,它让我们在心里说:“感觉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