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片发展健康了 文艺片才更有生长土壤
就在为这个弱势暑期档盖棺定论之际,更糟糕的消息还没结束。8月26日上映的 《幸运是我》 才在院线里存活3天就没了声息,67万元票房实难匹敌该片在豆瓣拿到的7.9这个今夏华语故事片最高分。大IP的夹缝里难容文艺片的借势崛起,这大抵是暑期档悲伤与虚弱的源头。
大IP高枕无忧?快醒醒,连好莱坞大片厂都栽跟头了
曾几何时,谈论国产电影时,大IP (知识产权) 成了必备词汇,以至于被神化,还曾在2015年岁末至2016年年初时引发一场“大IP无需好编剧”的论辩。时间才过8个月,大IP早已不是高枕无忧的代名词。中国电影市场用一整个夏天证明,不仅国产大IP不是票房良药,好莱坞大片的大IP也不能畅通无阻。无论正在上映的 《谍影重重5》 还是 《冰川时代5》 都逃不出“虎头蛇尾”“狗尾续貂”的评价。而且,即便跳出国内市场,好莱坞的近况也证明,IP迷信要不得。
事情起始于 《宾虚》,该片由米高梅和派拉蒙两大巨头联合出品的,题材是曾被反复翻拍的史诗巨制。但就在刚过去的周末,被两大片厂投入亿元美金制作的 《宾虚》 只获得1100万美元票房,眼看血本无归。而且,综合 《神战:权力之眼》 《爱丽丝梦游仙境2》《忍者神龟2》 《泰山归来》 《独立日2》 等多部影片的颓势,北美的影评人、票房专家纷纷撰文,分析这哀鸿遍野的夏天。
这些影片都为2016年好莱坞六大片厂主打的大片,成本皆在上亿美元。但按照“基本票房须达到制片成本的3倍以上才算回本”的普遍规律,它们无一例外可用票房惨败来形容。北美影评人的分析直指好莱坞从业人的不思进取,“创造力枯竭”“续集前传扎堆”“各路超级英雄打来打去”,被列为系列大片的“三宗罪”。本来,六大片厂是因投资系列片比原创项目风险更低,而偏爱前者。现在看来,观众已不买账。很多人惊呼,好莱坞系列大片命数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