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批片”或成盈利新途径 没好莱坞标签也能卖座

2016-08-29 09:45 来源:广州日报 0

­  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这些外国动画电影在中国市场很卖座,与国内动画电影总体水平不高有关。例如刚上映的欧洲动画电影《海洋之歌》及《诺亚方舟漂流记》就在观众中有很好的口碑。除此之外,主打怀旧牌也是动画电影卖座的一大原因,例如“哆啦A梦”、“柯南”、“小王子”都是不少观众的童年记忆,这些由知名IP衍生出来的电影票房卖座不足为奇。

­  其次,特工类题材也一直是国内观众最为喜爱的电影题材之一。去年,英国电影《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票房累计超过4.8亿元。片中,特工组合处处流露出卖萌本色,身上的武器装备时尚新潮,让观众感觉新鲜有趣。同样讲述特工故事的法国电影《飓风营救》一连三部在中国的票房成绩都不错,除了连姆·尼森本身的号召力,各种刺激眼球的动作场面也为票房添了一把火。

­  相较之下,今年3月上映的英国电影《飞鹰艾迪》则没那么好运,尽管影片是由《王牌特工》的原班人马打造,且励志的故事、休·杰克曼高水平的表演都保证了质量,最终却以670万元的票房宣告失败。有业内人士指出,体育题材在国内市场不够吃香,过于专业可能是导致该片“哑火”的原因。

­  韩国电影《暗杀》、《鸣梁海战》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演员是上一代的偶像,对于时下拉动票房的80后、90后观众共鸣不大;上个月刚上映的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开端》同样难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战狼2》正在热拍吴京欲创造中国战争片新高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