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你知道电影分账算法怎样么?金融人才如何投资影圈

2016-08-25 11:19 来源:搜狐娱乐 0

­  和和影业的负责人叫杨巍。之前,她供职于金融机构五矿信托。2010年年底,五矿信托在青海西宁开业,其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青海省庆泰信托。在五矿建立筹备阶段,杨巍就加入了,并成为五矿信托的核心成员之一。更早之前,她曾任北京国影基金副总经理。

­  杨巍(左)的和和影业和阿里影业达成合作

­  后来,五矿信托筹备了一个专门的影视投资信托计划,和周星驰的星辉影业达成了合作不少于两部影视剧作品的协议,《美人鱼》为其中之一。据猜测,另一部可能是周星驰监制,徐克执导的《西游-降魔篇2》。

­  和和影业2013年7月成立,而其背后的和和基金则于2013年5月成立,备案时间为2015年4月,专门投资高成长性、高回报率的影视文化产业,法定代表人为颜秉伦,先后担任过广州中科信集团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鼎盛华投资副总经理、北京铭泽投资副总裁、北京中宏博瑞投资副董事长等职位,是资本圈的老炮儿。

­  2014年9月,五矿信托以次级信托资金中的2700万元对和和影业增资,持有和和影业90%股权。杨巍直接进入和和影业,担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  2014年10月,和和影业参投的《美人鱼》开拍。

­  年初,《美人鱼》以33.92亿票房刷纪录。这部电影的主保底方就是和和影业,保底金额为16亿-18亿元,保底金额通过和和影业发起的一个基金来运作,其他两家保底公司光线传媒和龙腾艺都都是这只基金的认购方。

­  这次保底大赚。

­  《美人鱼》保底大赚

­  杨巍在2015年9月辞去了五矿信托副总经理的职务。而工商资料显示,2016年5月,五矿信托就不再是和和影业的股东。

­  后来,和和影业又保底了《火锅英雄》(保底金额未知,票房3.71亿)、《绝地逃亡》。

­  根据唐德影视披露的消息,《绝体逃亡》保底10亿,在此之上的10-12亿、12-14亿、14亿以上区间,保底方各拿30%、50%、70%分成。但在第一份保底方案提出一周之后,唐德又抛出了第二份保底方案,在原有全部由唐德承担的5000万宣发费基础上再追加2000万宣发费,而且还投入5175万,从原有3家保底发行方手中购得所有收益的15%。

­  保底发行票房分成方式

­  最终,这部成本高达3亿的片票房8.88亿,出品方和保底方均赌输。

­  通过运作电影节搞定姜文、王家卫、曹保平

­  First青年影展的前身是中国传媒大学校内的一个短片展映活动,由宋文和李子为于2006年创办。后来逐渐做大,但因为种种原因,该影展在北京没法办下去了。

­  2011年,本着对公益事业的支持,以及对于五矿信托属地西宁市文化事业建设的支持,杨巍将这个电影节引进到了西宁,担任起总监制和联合创始人,主要负责资金和各种资源对接。

­  First因为对青年电影人的挖掘,越做越强,请到过谢飞、管虎、曹保平、钮承泽、姜文、王家卫等人出席,他们后来都成了和和影业的合作伙伴。

­  王家卫担任First影展评委会主席

­  从First冒头的新人导演,像郝杰(《中国女留学生》)、忻钰坤(《心迷宫》)、王一淳(《黑处有什么》),和和影业也都成为其作品的出品方。

­  擅长资本运作的和和影业留住人的方式很简单——利益绑定。姜文、陈坤、刘博、杨坤、曹保平、和鉴(和菜头)、郝杰、蒋卓原、张翀、林丹阳,几乎所有合作者都在股东名单里。

­  早年,杨巍找上门认识了陈坤。今年,陈坤成了First影展的形象大使,也是和和影业的股东兼董事。

­  和和影业的明星、名导股东

­  《火锅英雄》由陈坤主演并投资,和和影业参与了保底。陈国富跟陈坤是老搭档,是《火锅英雄》的监制,他还要监制和和影业未来的两部新片《小妞万万岁》和《一代妖精》。

­  工商资料显示,今年4月,杨坤作为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注册了无锡悠买菜生鲜超市有限公司,陈坤是总经理和股东。杨坤主演了和和出品的拳击题材片《冠军的心》,同时也是和和影业的股东。

­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

­  1.保底对赌风险很大,而且越来越大,再稳再风光的公司,只要沾上赌性,就免不了栽。不光是福建恒业,此前还有一家叫剧角映画的营销公司,势头很好,完成了三轮融资,估值过10亿。为了扩展业务,拿发行权,花4亿保底了何炅导演处女作《栀子花开》,结果该片票房只有3.79亿。《恋爱中的城市》最终是否确定为保底为和制片方有分歧,闹到上庭诉讼。《师父》票房5482万,也是受了重创。

­  2.不要迷信大牌导演、大牌演员、当红小鲜肉,以及所谓的IP。传保底4亿的《致青春2》票房3.37亿。传保底10亿的《封神传奇》票房2.84亿。传保底10亿的《盗墓笔记》还没到10亿。可这些失败案例似乎不能阻止赌徒们的热情。就目前已知,未来还有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吴京的《战狼2》、王宝强的《大闹天竺》要保底,分别是5亿、8亿、10亿。据说《大闹天竺》太抢手,经过层层分销,成本已经溢价到3.6亿。

­  3.曾经的好莱坞,一度被华尔街金融人士接管,所有电影项目,都进入精准的计算系统。多年后,好莱坞在商业上能保持稳定成功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保守、缺乏活力,再难见黄金时代的繁荣。看起来,中国的电影业也会往这条路上走,越来越多的金融人才进入电影领域,用他们敏感的商业嗅觉和强势的资本运作能力异军突起。不过,凭借自身的资源迅速捞一票相对简单,要在市场上长期立足,不管是圈内人还是外来者,还得不断地用作品说话。

­  4.电影圈是一个关系网江湖,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电影需求量甚大,但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都缺的当下,电影创作人才的掌控权和价值会越来越高。明星名导分票房、拿股份这样的财经故事会越来越多。其中身价高的,权力可能会大到像好莱坞的迈克尔-贝、汤姆克鲁斯们,甚至有过之也不为奇。

­  5.电影不再那么单纯是一部电影了。 (哈麦 文)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花样厨神》 “治愈系”收人心 解读另类美食电影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