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精彩镜头大盘点 这些镜头出现尿再急也得憋

2016-07-21 09:59 来源:毒舌电影 0

­  最近,"卖拷贝"老师又准备拍《变形金刚 5》了。

­  虽然他的电影向来被影评人嫌弃,但总能讨得观众欢心。

­  原因不外乎——

­  爽啊。

­  这位用生命在拍爆炸的导演,从《绝地战警》到现在,炸了 20 年。

­  毒贩杀警察,炸!

­  克隆人逃命,炸!

­  机器人入侵,炸!

­  大家卯足劲,抓紧一切时间炸!炸!炸!

­  票钱花得不要太值。

­  但必须承认,爆炸戏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

­  Sir 看《变形金刚》系列,除了第二部,就几乎每集都会(被逼)睡一觉。

­  爆破,没那么简单——

­  点一堆炸药,Boom Boom Boom,再找个美女在前面跑。

­  这,太没想象力了。

­  所以,在准备迎接"卖拷贝"老师新一轮狂轰乱炸前——

­  Sir 想给你们洗洗眼,说说怎么炸,才算屌。

­  扶好下巴。

­  先说一个新的。

­  去年公映的,《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头。

­  1945 年 8 月 6 日早上八点,日本广岛。

­  夏天、蝉鸣。

­  教室里,同学跟往常一样开始上课。

­  这时,有人看见天空一架飞机飞过——

­  不以为意。

­  男主角正准备记笔记——

­  毫无征兆地,一声巨响。

­  一颗核弹,爆炸了。

­  不是我们熟悉的"蘑菇云",也不是高楼大厦被夷为平地。

­  《哥斯拉》

­  导演山田洋次,把镜头聚焦在一个墨水瓶——

­  几下彩色的闪光后,墨水瓶起泡,融化。

­  像水被蒸发一样。

­  完全消失。

­  你看,一包炸药都没"点"。

­  只靠一个墨水瓶,就营造出地狱现场。

­  大场面,拼钱,更拼脑。

­  不信?

­  再来看去年让我们瞠目结舌的,

­  《王牌特工》

­  这是一部叛逆的电影。

­  它改变了以往间谍片的严肃深沉的装蛋风格。

­  浪漫,抵死。

­  高潮戏就是明证——

­  2 分钟,9 个镜头,共有 216 颗脑袋如烟火般升空。

­  为了避免"血腥",达到想要的"超现实主义、喜庆、幽默"的效果。

­  每颗头爆炸后的形状,各不相同——

­  焰火、五彩纸屑。

­  迷你蘑菇云、超新星、烟圈。

­  还有"西瓜式"爆炸。

­  分别搭配从血红色到金橙色的蒸汽、烟雾。

­  特效师很得意——

­  最后实现的爆炸效果,共有 625 种不同版本。

­  在趣味性上,完全秒杀那些毫无追求的常规动作。

­  黑色幽默到,丧心病狂。

­  有趣,才是电影一辈子的春药。

­  好。

­  如果说上面两部,太"剑走偏锋"。

­  Sir 给你们来一部名门正派的。

­  《剑鱼行动》

­  看过这部片的人,一定对开场那段 360° 环绕式全景爆炸戏起立鼓掌。

­  一个女人质,全身绑满炸药。

­  她跑上大街,命悬一线。

­  奇迹没有发生。

­  BOOM!

­  时间仿佛凝滞了。

­  镜头如无人机,围绕现场,旋转 360°。

­  里三层、外三层,都是被轰成块状的警车、警察。

­  甚至以炸弹碎片为视角。

­  穿过咖啡厅,中餐馆。

­  最后再回到爆炸原点。

­  30 秒,像过了 30 分钟。

­  导演要给的,正是时间被凝固,放大的效果。

­  像拍芭蕾舞分解动作一样,把炸弹毁灭的每一个切面,清清楚楚,呈现给你。

­  是不是想起了《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

­  不奇怪。

­  两部片的监制是同一个人,乔尔 · 西尔弗。

­  但《剑鱼行动》比《黑客帝国》更高级在于——

­  后者只有男主角尼奥一个人。

­  而《剑鱼行动》,人、车子、房子 ……

­  需要调动的元素多得多。

­  这些,可都得经过精密计算,确保某一瞬间轮到某个特定摄影机位时,某个演员(物体)正好在镜头前飞过。

­  为了这 30 秒,剧组整整筹备了 3 个月。

­  布置了 135 台照相机组成摄像系统,机位精确到半英寸,时机选择精确到毫秒。

­  现场照有点模糊,你们凑合看

­  正式拍摄,耗时一周,砸了 200 万美金。

­  说白了,所谓逆天,都是一寸寸长出来。

­  当然,即使在 CG 特效越来越完善的今天。

­  好莱坞也有一波大神们不买账。

­  在他们看来,好的爆炸戏,离不开一个字——

­  真。

­  CG 再真,也不够浑然天成。

­  所以,当他们操持起炸药时,总宁愿选择最老土的办法。

­  真。的。炸。

­  诺兰就是"实拍派"的代表人物。

­  看过《黑暗骑士》的,都忘不了小丑炸医院的那场戏。

­  但 Sir 想说另一场。

­  是你可能错过的经典——

­  蝙蝠侠巧用钢丝,智擒小丑货柜车。

­  诺,就这五秒钟。

­  看上去平平无奇?

­  走宝啊。

­  注意,诺兰并没有让车像常见的其它大片一样,侧着翻滚。

­  而是竖起来,底朝天,调了个个。

­  在 Sir 印象中,这种爆炸方式,前所未见。

­  虽然《终结者 3》也出现类似的吊车被掀翻镜头,但是由特效所制。

­  据说,当时《黑暗骑士》剧组包下芝加哥一条街。

­  特效总监克里斯 · 科博尔德找来空气力学专家,做了个氮气炮,放在卡车底部。

­  这是那位专家做过的空气炮里,最大的一个。

­  它爆炸后产生的助力,能推动 120 吨重的物体。

­  在诺兰之前,从来没人用这样的方式,拍爆破翻车。

­  而《黑暗骑士》之后,《复联》《速激》等不少大片,也开始纷纷效仿。

­  《复仇者联盟》

­  当然,提到实拍,不得不提去年的另一部大片——

­  《007:幽灵党》

­  《幽灵党》在"大"上,做到极致。

­  第 24 部邦德电影,拥有"世界第一爆炸"场景——

­  吉尼斯世界记录"影史最大爆炸特技"持有者。

­  这场戏在摩洛哥的沙漠拍摄,剧组动用了 8418 升燃料和 33 公斤炸药。

­  每个爆炸点都安有保护装置。

­  必须,也只能一条过。

­  现场感受?

­  见惯大场面的导演萨姆 · 门德斯,都找不到更好的词——

­  地动山摇。

­  所以,当你看完上面这些,难道你还会觉得——

­  爆炸戏,就是土豪金么?

­  就像真正好的动作戏,绝不止视觉上的快感,更是内心裂变的一场核爆。

­  撑起爆炸戏的,也不该只有更大,更多,更猛的暴发户思维。

­  好,不该只是一种维度。

­  是在某一个维度,做到极致。

­  而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永无止境。

­  最近有一部广告,也是如此——

­  全程实拍,无 CG。每一处爆破都经过不下 10 次的尝试和修正。

­  为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确保爆炸时粉尘的飞向角度、爆炸碎物的美观程度。

­  每次拍摄时,都会不断调整火药的摆放位置和用量。

­  光是光盘爆破的拍摄,就经过无数次测试及摆放调整。

­  一切只为追求极致的美。

­  这,也是微鲸电视的原则——

­  只做到"好"怎么够,好就是用来被更好打破的。

­  打破传统电视视听体验。

­  4K 高清的曲面大屏,画质升级。

­  全景声分体音响,优化音质。

­  智能蓝牙语音遥控电视,轻松掌控。

­  说多无用。

­  你体验下微鲸最近发布的这条短片就知道——

­  Sir 不信,你能抵御这样的诱惑。

­  | 长度:00 分 45 秒 |

­  点阅读全文,拥有极致享受。

­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低价电影票骤减 大量砸钱堆出虚高票房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