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三人行》辩论 三方名嘴论杜琪峰玩大了还是玩坏了

2016-06-29 09:20 来源:北青网 0

电影《三人行》终极海报

­  28日下午,由杜琪峯导演执导,赵薇、古天乐、钟汉良三大王牌主演的电影《三人行》邀请到电影圈内九位资深的媒体、影评人,从不同观点出发,一同辩证探讨杜Sir银河20年的回归之作《三人行》。这九位名嘴分为正、反和围观嘉宾三方:

­  【正方】

­  影片人、电影学博士——图宾根木匠

­  职业荐片师——方聿南

­  媒体人——钱德勒

­  【反方】

­  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大奇特

­  编辑、影评人——文白

­  电影记者——波米

­  【围观嘉宾】

­  策展人、影评人——奇爱博士

­  影评人——云飞扬

­  媒体人——大瘦瘦

­  【论题一:长镜头是装逼格还是真高明?】

­  钱德勒:文白老师曾经在《影画志》中讲到,《三人行》中就算没有这个长镜头也可以。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个长镜头,才更像一盘散沙。长镜头有收网的作用,前面看似有闲笔的地方也说通了,所有人物出现在一个场景里,这种设计也是杜琪峰最擅长的。

­  文白:长镜头其实本身就是有些槽点的,所谓人肉慢镜看着有些尴尬(可能是因为知道怎么拍的原因吧),感觉想做出《王牌特工》的效果,却是以“土法炼钢”的形式,有几个镜头感觉太刻意。长镜头杜琪峰就是在尝试,但只是我不认为他的尝试有意义以及效果好罢了。

­  大瘦瘦:我不认为三人行的长镜头是要模仿《王牌特工》,首先王牌依靠的快速剪辑让观众看的爽,是昆汀的路子。但是杜琪峰时候成心要做慢,包括让演员肢体放慢,配上《之乎者也》,有一种集体临终,弥留前的那种回溯意味,秉承了杜琪峰一贯的浪漫。

­  大奇特:所谓高潮戏的长镜头,是一群人摆拍的拼接长镜头,还有很多道具是后期用电脑添加上去的,有些粗糙。这次的长镜头太浮夸,电脑处理+慢镜头,还有演员演出来的慢镜,还有安排所有人物都出现在其中,一个不落。做得太满了。

­  方聿南:长镜头的设计不能说是粗糙,而是恰恰很巧妙,与林雪的蠢萌,卢海鹏的疯癫,是相映成趣的。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构成了一种不可当真的游乐园式趣味,银河警匪片一贯的顽皮天性尽在其中。

­  图宾根木匠:长镜头经典程度不如小时代,控制太严密,太杜琪峰,稍微加点郭敬明趣味就更好卖了。

­  方聿南:不谈长镜头的创作立意,它的最终效果是很赞的。第一,尝试勇气值得赞许;第二,技术执行上不能说一无是处;第三,观赏性确实好。反面例子就不举了,华语片有不少长镜头,很容易看出与此片的差距。

­  【论题二:开场手术会不会太血腥?】

­  文白:关于荒诞这一点,我有个疑惑,就是说,电影的开篇,那么直观的手术镜头,给人的感觉明明是冲着写实去的,后来发现逻辑不通,是不是说,观众就得因为他是杜琪峰电影,而必须反转一下思维去认为这是个荒诞电影呢?

­  波米:其实逻辑就是,你即便其他方面都是舞台感的、营造荒谬性的,但重头戏之一的手术却是写实的。

­  钱德勒:开头的手术镜头挺戏剧性的。那个从脑洞里面往外看,就已经有些意味了。

­  大奇特:是的,写实手术和舞台医院相悖。那些手术镜头包括很多人物与主线也没有太大关系,更像是眼球效应。对于观众而言,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只看血腥程度就可以了。

­  方聿南:荒诞,是体现在部分情节风格上的,而不是通篇无厘头,这本来就是银河独树一帜的幽默分寸感。手术确实很血腥,但是否真实,是观众无法分辨的。血腥也可以是一种风格化,参考邵氏的张彻电影,论手术专业程度,还得看术语、仪器、手法等细节。

­  波米:我不觉得这部电影的手术是在刻意的血腥,总不能不见血吧?杜琪峰自己都说,我这只是不再避讳,直面去拍而已,但和张彻没有可比性。

新闻推荐

上一条:《惊天魔盗团2》票房5天破2亿 叫好叫座暑期票房大战升温
下一条:《击战》8月将上映 中国羽毛球队集体参演点燃体育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