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末龙岩市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5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17.58%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必须把健康老龄化摆在突出位置。
12月1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科了解到,《龙岩市2022年老年人口与老龄事业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近日发布,截至2022年末,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5.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7.58%,比上年同期增加2.6万人;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人52.4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截至2022年7月,全市共有百岁老人320人,其中:男性62人,女性258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连城县莲峰镇新兴村的尧云秀,年龄为114岁。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60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持续增长。从2012年末到2022年末户籍人口统计数据看,老年人口总数从约41.79万人增长到55.50万人,10年间净增约13.72万人,年平均增长3.4%,老年人口比例从14.04%提高到17.58%。
据了解,全市老年人口持续增长,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市多举措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全力守护最美“夕阳红”。
六大重点了解龙岩市老龄工作
重点一
养老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公报》指出,2022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4.25万人,较上年度增长1.20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数为9.1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数为4.3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数44.83万人,在册低保老年人15664人,城乡人均月低保标准达到805元,与2021年相比提高了25.6%;有5939名老年人纳入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发放高龄津贴78453人,106863位老年人购买了银龄安康险。
重点二
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53家,养老机构床位1471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93.95%。当年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176张。累计建成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8家,覆盖所有的街道和重点乡镇。建成农村幸福院1227所,老年活动中心559个。
重点三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截至2022年末,全市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以上老年人335735人,为255158位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人数达253767人;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937个,家庭医生2286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299715人,高血压患者签约190757人,糖尿病患者签约68782人,残疾人签约46896人。全市共有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23家,其中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12家,开展养老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11家,医养床位数7017张。
重点四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深入推进
《公报》指出,2022年全市完成无障碍改造项目54个,莲东-东山片区省级无障碍示范区1个。开工改造157个老旧小区、1126栋楼,涉及建筑面积116.59万平方米、居民9909户,累计完成投资约1.77亿元。加装电梯58台,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423户;实施老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4户。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中心城区公交车刷卡381.05万人次。上杭县和长汀县被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认定为“中国长寿之乡”。
重点五
老年人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7家,公共文化馆(艺术馆)8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33个,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和分校7所、教学点3个,当年参加学习学员2万人;全市各级老年大学8所,全年在校学员1.18万人次。基层老体协组织2016个,2022年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数达38.27万人次。
重点六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公报》指出,全市县以上老年人法律援助站(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有8个,133个乡镇(街道)设有法律援助站,1945个村(居)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老年人获得法律援助案件314件。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案件中,涉老年人人民调解案件1636件。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破获养老诈骗案件386起,抓获212名犯罪嫌疑人,打掉团伙31个。
在创建老年友好社区方面,2022年全市创建4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分别是:新罗区曹溪街道天马社区、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上杭县临江镇镇西社区、武平县城厢镇香樟社区。
在提升老年医疗服务水平方面,至2022年底,全市134家医疗机构创建成为福建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全市有10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共有42家家庭病床定点医疗机构和400张家庭病床床位,达到7个县(市、区)全覆盖。
(融媒体记者 梁熙 通讯员 鲁志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