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助推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闽西日报   2019-10-22 17:10

  17日,由省科技厅、龙岩市政府主办的龙岩市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技术成果对接会召开,签约共涉及10家金融机构、3家投资机构、27家工业企业,“科技贷”项目资金约2亿元,转化12项科研技术成果,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猛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生力军,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培育。

  市科技局实行分类施策,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调整培育库,制定企业成长路线图,实行“1+10”局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使得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得到较快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6年71家到2018年14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今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20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100家。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值从2015年的217.86亿元成长到2018年的473.96亿元,占比GDP的19.8%。

“融资难”成发展制约因素

  民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性”的特性,这给带来企业高速发展、规模扩张的同时,也产生了对资金的大量需求。然而对于“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来说,传统融资渠道需要资产抵押,无形资产又缺乏有效价值评估体系。“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制约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市科技局一直在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点,每年对省、市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优秀项目极力推荐给银行、投资机构以及各类投资者,同时还开展专利权质押等融资工作。2018年有18家企业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授信额度2.24亿元,累计11.15亿元。尽管如此,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面临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融资难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政府搭台促进科技金融深入对接

  关注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痛点,2018年,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七条措施》,决定于2019年-2021年省级财政每年出资2亿元设立专项补偿资金,为全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和增信支持。

  今年2月份,兴业银行龙岩分行率先发放全省首笔“科技贷”。经市科技局与各金融机构的充分协调沟通、通力合作,目前我市累计投放金额约2亿元,服务企业18家。

  此次对接专场,由政府搭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市场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市科技局与10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3家投资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企合作“科技贷”项目,涉及9家银行、18家企业,投放金额约2亿元。“此次借助“科技贷”,我们顺利与龙岩邮储银行漳平支行顺利完成签约,有了足额的授信,克服了传统融资渠道资产抵押率不足等问题,为企业发展打开长足空间。”福建新佳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若瑜告诉记者。

  对接会还架设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畅通了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现场,吸引了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海西院等7所高校科研院所、12家企业,共转化了12项科研成果。

  “龙岩正处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非常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我们中科院研究方向与龙岩的产业结合度高,通过这次机会帮助当地企业对接中科院的科技资源,通过项目带动平台建设,使双方实现合作共赢。”中科院STS福建中心常务副主任洪杨平副研究员说。(记者 罗姝 通讯员 汤芳萍)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营口市纪委监委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 事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国家网信办公开征求
  • 王欣瑜力克新科法网冠军高芙 晋级柏林网球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