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规落地,你的工资还能涨!

闽西日报   2019-01-02 11:34

­  根据已有数据,2018年前3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累计值为11984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965元。据此估算,今年全年你的加薪金额将高出去年一大截。

­  起征点提高让你省不少

­  2018年10月1日,我国进入个税改革过渡期——减除费用标准按5000元/月执行,并执行新的税率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数据,个税改革后,有6000多万纳税人不用再缴纳个税。根据财政部公示数据推算,2018年11月,财政部单月录得个人所得税收入700亿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了146亿元。从这个角度看,个税改革让居民省了不少税费,也算是国家为你我变相加薪了!同时由于税收的强制性特征——我国公民均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个税改革带来的“加薪”也因此具有普惠性质。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落地又一次普惠“加薪”

­  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支出将首次作为专项附加扣除,该办法于2019年1月1日实施。

­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红,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正在上小学,父母年满60岁,北京无购置房、租房居住,自己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按照新的起征点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在不考虑“三险一金”的情况下,月薪10000元的小红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仅为:10000-5000-(1000+400+1500+2000)=100元按3%的税率,小红应纳税额仅为3元,几乎不需缴税;而个税改革前,小红的应纳税额为745元;个税改革过渡期(即2018年第四季度)为290元。关于个税,还有另外一个小变化,即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劳动性所得自2019年1月1日起,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众所周知,个税改革前按劳动报酬征税所交税费远高于按工资薪金交税,实施综合征税后,临时工享有同合同工一样的税率水平。

­  社保改革:全额征收正抓紧研究降低社保费率

­  2019年1月1日还有一条社保新规也正式落地,即社保改由税务部门征收。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征管机制的改革意在提高社保征缴力度,不给员工上社保、不全额上社保的情况将被最大程度遏制。对个人来说,全额上社保后医保返钱及退休后的退休金会更高,但就眼下看,每月实际到手工资会缩水。那么,社保费率下调会使待遇降低吗?当然不会,因为当前“五险”基金征收与待遇发放两者并不直接挂钩。社保待遇发放高低,主要取决于国家和各地已制定的待遇计发或报销管理办法,除部分基础养老金待遇外,其他社保待遇与缴费费率高低并不直接相关。

­  事业单位:两年一次调资窗口期

­  2018年5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后文简称《意见》)。梳理发现,陕西、福建、辽宁、江西、广西等多省份都已于2018年出台《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或相关文件。随着其他省份的逐步跟上,2019年国企工作将不复是“金饭碗”,国企员工也将逐步同非国企员工一样,能者多得、多劳多得。《意见》中提出的“统筹处理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企业内部不同职工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调节过高收入”正逐步成为现实。另外,2018年也正好是两年一次的事业单位调资窗口期,但目前尚未有官方文件出台。苏海南接受采访时透露,2018年,国家确有针对公立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进行探索研究。(人民网)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央行:将从四方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
  • 吴俞萍任中共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书记
  • 2025年6月江苏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