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推进“旅游+文化”产业融合

闽西新闻网   2017-12-28 11:2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市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将当地文化特色与旅游相结合,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发展“旅游+文化”的产业融合,成为当下旅游部门发展的方向。22日,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政协委员,共同探讨如何加快推进“旅游+文化”产业融合。

  政协委员 融合资源打造旅游文化精品

  市政协委员陈亚人在《关于加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针对性的建议》提案中表示,我市应该针对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可以学习云南、西藏、武夷山等地的印象文化,借助现代化、艺术化、科技化手段,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

  部门 项目引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利用好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旅游特色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进而丰富我市的旅游资源。”陈亚人委员认为,龙岩可以学习其他旅游发达省、市,开发一些如印象土楼、印象冠豸、红色革命历史剧、龙岩山茶舞蹈等大型旅游演艺精品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和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繁荣我市旅游演出市场,让前来我市观光旅游的游客,感受龙岩厚重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记者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了解到,市旅游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的目标,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持续提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品质,大力推动“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加快全市旅游多元化转型升级,提升“清新福建·欢乐龙岩”品牌品质。前三季度,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599.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34.1%。

  “龙岩旅游将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打造体验旅游产品,立足当前的旅游资源,持续完善其休闲元素;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刺激游购娱消费。”市旅发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我市积极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市)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永定土楼5A级景区综合提升、天子温泉度假区(二期)、武平梁野山景区提升等项目建设;同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引进社会资金,探索建设旅游集聚区。

  “龙岩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充分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作用,推动文旅相融合。”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表示,文广新局结合部门职能,组织创作合唱作品《红旗不倒》,引入知名影视集团打造梦幻土楼实景演出项目,创作了《土楼》话剧,支持《红色摇篮》《绝命后卫师》等革命题材电视剧,通过文化载体,推动文旅发展。

  “我们将与市旅发委联合推行旅游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好文化产业扶持,加大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带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项目落地,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该工作人员说。(记者 梁熙 刘菲菲)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广东省政协机关原一级巡视员张广宁严重违纪
  • 庆阳市纪委监委通报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