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蜕变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发——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市城市发展建设综述
登上大锦山观景台,四向环望,老城和新城的影像此起彼伏,现代化的高楼与老屋在鳞次栉比间,诉说着龙岩这座城市的发展。
若你问我龙岩这五年最大的发展变化是什么?我一定会告诉你的是这座山城,城市面貌、人居环境的华丽变身。“龙岩变了,变得更大气、更美丽了!”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无论是常住居民还会偶尔返乡的居民,大家都在赞叹。前几年,友人来岩曾把龙岩说成是“山寨版”的城市,而今我想自豪地告诉你,这座城的都市味很浓,这座城已然在蜕变中发展,在发展中生发出浓浓的幸福味,让人倍感依恋。
城市框架日渐拉开
“邮政大楼和莲花山交通节点工程的竣工通车,让我上班的路更舒坦了,从老行署大院开车到行政中心20分钟左右就到了,高架桥、下穿通道,上下班穿梭于老城与新城之间,每日感受着蜕变的老城和日新月异的新城,感受着老城的闲适和新城的繁荣,这也是一种享受。”10月9日,生活在老城区的市民陈先生由衷地对记者说。
一如陈先生的感受,傍晚时分,记者带着一份闲暇驾车从老城区缓缓行驶入新城区。
9月初完成改造提升的中山公园内,中山亭、擎天塔、大象滑梯等老建筑焕然一新,绿化植被多了,道路更加干净整洁;2017年初竣工通车的龙兴路,打通新老城区交通中的梗阻,高架桥的修建给市民带来极大的便利;龙岩大道两侧,高楼崛起,塔吊林立,一个个房地产项目拔地而起,商务运营中心和金融中心人气集聚;规划用地面积643.65亩的龙津湖公园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龙岩“城市新客厅”,成为广大市民提供集休闲、展示、健身、景观为一体的新去处;东山人居板块,占地面积约120公顷的东山湿地公园,正在加紧建设,一期项目将在10月份完工并向市民开放;再往开发区走,东肖新城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是我市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城市发展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放眼整个龙岩,城市的北面、南面都在开发建设,多方位拉开城市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项目建设领舞城市发展,市委市政府通过项目攻坚等手段,补短板,强优势,在城市“硬件”和“软件”建设上狠下功夫,一个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使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其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让置身于街头巷尾的市民倍感自豪。
思路决定出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围绕“一环一轴”、“四纵五横”等重点工程实施了一大批路网项目,新增道路长度48.44公里,目前,道路总长达391.92公里,一批崭新的道路、桥梁、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龙岩整体框架迅速拉开,中心城区面积迅速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56平方公里。
城市环境日益美化
“用不着去远处寻找宜居之城,龙岩便是最美的栖息之处。”家住体育中心的黎女士每天的“必修课”便是登上莲花山栈道感受山间的晨曦,边慢跑边看风景,还有什么比这般情景更感惬意。
大锦山公园位于东肖新城,海拔660多米,全长8.78公里的园内环山路已经建成,山上空气清新怡人,植被茂密丰富,“原来感觉房子买在东肖位置偏了,而今,政府加大力度开发东肖新城,修建了一座森林氧吧——大锦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大锦山,也给东肖片区增添了不少活力。”市民罗先生感慨。
石锣鼓湿地公园、不断延伸的滨河绿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城市建设显山露水文章做足,一个生态城市跃然呈现。城还是那座山城,水依旧是那流淌不息的九龙江水,但城市更漂亮大方了,城市绿化更葱郁了。
与此同时,我市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近几年主要实施了龙岩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龙岩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南翼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项目,新增污水管网44.64公里,我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6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 89.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60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99.71%。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大工程、大项目的陆续建成,更增添了我市城市功能的内涵。
我市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断优,大力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及商贸等公共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了东山小学、市直机关幼儿园莲东分园;建成了万宝广场城市综合体、海西汽贸城、东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城市功能大幅提升,现代城市气息逐步显现。龙岩市博物馆、龙岩市第一医院分院工程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
我们从未停止改变,改变一直都在进行。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带领下,龙岩城市建设的步伐将更加坚实,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将以更具现代气息的姿态傲然矗立在市民面前。(记者 傅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