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厦铁路开通运营五年 “铁路网”奏响山海协奏曲
6月29日,闽西革命老区首条快速铁路——龙厦铁路开通运营五周年,累计发送旅客1562万人次。五年来,这条铁路牵手革命老区和经济特区,在山城龙岩和鹭岛厦门间,奏响了山海协作的动人乐章。
这五年,龙岩百姓体会到了铁路贯通带来的实际好处,连城县四堡镇村民马顺英说:“过去坐火车去厦门要6个多小时,如今1个小时就够,感觉就在一个城市。现在女儿生二胎了,我有空就会去厦门带俩外孙,真正是说走就走。”
“双城记”已成为龙厦铁路便民惠民最生动的代名词。五年来,龙厦铁路客流与日俱增,年均增长比例12.3%,最高上座率超100%。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不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日均开行动车由最初的11对,增长至如今的41对。目前,从龙岩乘动车出发,可直接通达闽、浙、苏、粤、皖五省,日均保持1.85万人次的客流量,比通动车前翻了4倍多。
“同城效应”凸显,成立“城市联盟”。龙厦铁路加速沿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往来,为山海协作装上新引擎。2014年5月份,厦门龙岩山海协作经济区获福建省政府批复成立,成为福建省唯一的市际合作经济区,也是全国唯一同时享受特区和苏区叠加政策的经济区。便利的交通、优质的生态吸引北大未名生物经济园项目、厦门饶天投资公司的生物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等纷纷与合作区签约。
动车“火”了,旅游“旺”了。龙厦铁路全长只有166公里,在全国铁路版图上并不起眼,但就是这精妙绝伦的一笔,串起厦门的海景、龙岩的山林与土楼,开启“山、海、楼”的新体验,按下老区旅游发展“快进键”。龙岩市旅发委公布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6年,龙岩旅游人数由1480万人次增长至3059万人次。
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也为老区脱贫增添新动力,“旅游扶贫”成为闽西红土地上的热词。五年来,龙岩老区围绕这条新线因地制宜,打造培田村、竹贯村、白石村等106个美丽乡村,帮促老区脱贫14.8万人。龙岩市旅发委主任徐建国说:“便捷的交通,让山美水美的老区纳入‘快旅慢游’的网络,美了乡村富了百姓。相比2012年,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54%。”
五年来,随着赣瑞龙铁路的通车、南三龙铁路的建设,龙岩由过去的交通末端摇身一变成为枢纽。这一张日臻完善的铁路网,必将给沿线人们带来更多的获得感。(记者 王沐 通讯员 王荣翔 陈国俊)